近期,百果园成为微博热搜的焦点,起因是其董事长余惠勇关于企业不会迎合消费者偏好的言论。这一话题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泛讨论。
长久以来,百果园在社交平台上的形象常与“高价”相连,不少消费者反映其价格相较于普通水果摊甚至大型超市都要高出许多。面对公众的质疑,余惠勇于8月8日通过视频进行了正面回应。
余惠勇在视频中强调,尽管水果看似普通,但真正了解水果的人并不多。他表示,百果园坚持提供高品质水果,因为不同品质的水果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即便是外观相似的水果,品质也可能相差四五倍。他解释说,便宜的水果往往供大于求,而优质水果则供不应求,这是导致其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余惠勇还提到,百果园拥有数千万会员,这些会员正是认可其价值的消费者,如果没有他们,百果园将无法生存。
余惠勇进一步阐述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他认为企业要么利用消费者的无知,要么教育消费者成熟。百果园选择的是后者,致力于教育消费者理解水果的真正价值。他明确表示,百果园不会迎合消费者对于所谓“便宜”的盲目追求,而是希望消费者能够基于品质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他也承认企业在成本控制上还有优化空间,但绝不会在品质上做出妥协。
然而,余惠勇的这一番言论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反而陷入了舆论风波。部分消费者支持百果园对品质的坚守,认为优质优价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但更多网友对“教育消费者”这一表述表示不满,认为百果园的态度过于傲慢。
作为国内水果零售连锁的领军企业,百果园目前在全国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然而,根据其财报显示,2024年百果园的营业收入为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归母净利润为-3.86亿元,这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净利亏损。与此同时,百果园的线下门店数量也在持续收缩,截至2024年末,门店数量较上年末净减少了966家,闭店率接近16%。
早在2023年中期业绩会上,百果园管理层曾计划到2027年底或2028年初在中国大陆开设1万家门店。然而,目前的形势显示,不仅扩张计划未能实现,门店数量反而大幅减少。
事实上,对于“好吃”与“便宜”之间的平衡问题,余惠勇早在2023年度业绩会上就曾提及。他表示,百果园在市场传播方面存在与消费者沟通的缺失,这导致品牌在“好吃”与“便宜”之间摇摆不定,对企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2024年百果园决定进行战略升级,明确要做高品质水果的专家与领导者,彰显品牌的优质特性。
此次事件不仅反映了百果园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问题,也凸显了企业在面对市场质疑时的应对策略。未来,百果园如何在保持品质的同时,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