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反内卷”政策助力,7月国内物价结构性改善初显

   时间:2025-08-10 18:33:42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5年7月份的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数据显示,CPI同比持平于0%,略高于市场预期的-0.1%,而环比则增长了0.4%,结束了上月的下跌趋势。与此同时,核心CPI同比上涨0.8%,较上月有所上升,显示出一定的通胀压力回升迹象。

在CPI的具体构成中,食品价格的下跌成为拖累整体增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猪肉价格虽然止跌企稳,但仍未达到季节性增长水平。相比之下,能源价格和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均呈现上涨态势,其中家用器具价格因“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而显著上升。服务价格也随着暑期出行旺季的到来而季节性上涨。

在PPI方面,7月份的数据同样显示出一些积极信号。环比降幅收窄至0.2%,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较大跌幅。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煤炭、钢铁、光伏等行业的价格环比降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窄,对PPI的拖累作用有所减轻。同时,石油和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也为PPI带来了输入性支撑。

然而,尽管部分行业供需关系开始改善,但整体需求仍然偏弱,尤其是当前建筑业需求因高温多雨天气和地产销售走弱而回落。外需的不确定性也在继续拖累部分出口行业价格。因此,尽管PPI环比有所改善,但同比增速仍持平于上月的-3.6%,低于市场预期。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发改委近期表态要求改革手段更注重市场化、法治化,逐步解决行业供过于求的现状。这意味着本轮供给侧改革将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推进,治理工业品通缩的效果需要耐心等待。同时,“以旧换新”和“反内卷”等政策的持续实施,也有望为相关行业的价格企稳回升提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7月份的价格数据显示出一些积极信号,但未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地缘冲突的超预期演变和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都可能对价格走势产生影响。因此,在解读这些数据时,需要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