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消费领域价格在7月份展现出积极态势,国家统计局于8月9日正式发布相关报告。报告指出,受扩内需政策效应的持续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7月实现了从环比下降到环比上涨的转变,同比则保持平稳。
具体来看,7月CPI环比上涨0.4%,涨幅不仅高于上月,还超出了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反映出消费市场的活跃度有所提升。其中,服务价格的表现尤为亮眼,环比上涨0.6%,对CPI总涨幅的贡献超过了六成。
暑期出游旺季的到来显著推动了旅游相关服务价格的上涨。数据显示,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17.9%、9.1%和6.9%,均高于季节性水平。这表明居民在旅游方面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释放。
在消费品价格方面,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较上月有所扩大。这一变化得益于提振消费政策的实施,有效带动了市场需求的回暖。值得注意的是,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的价格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下降趋势,转而持平。
专家分析认为,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的持续推动,使得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持续升温,进而带动了相关价格的企稳回升。同时,居民在旅游、文娱等方面的升级类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推动了服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尽管CPI同比保持平稳,但这一表现主要受到了食品价格较低的影响。鲜菜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扩大,而鲜果价格同比涨幅则有所回落。然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较上月继续扩大0.1个百分点,达到了自2024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另一方面,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在7月环比下降0.2%,但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竞争秩序的持续优化以及部分行业供需关系的改善。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深入推进,煤炭、钢材、光伏等行业的市场竞争秩序得到了有效改善,带动了相关价格的企稳。
国际输入性因素也对国内石油和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产生了上行拉动作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有所上涨,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品价格的积极变化。随着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和适时加力,部分行业的供需关系得到了有效改善,为工业品价格的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