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中,老牌五星级酒店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这家位于陆家嘴世纪大道旁的豪华酒店,近三十年来一直是高端住宿与餐饮的代名词,而今,它却以一种“下沉式”的发展策略,撬动了夜经济的新增量。
8月的一个午后,当阳光逐渐柔和,金陵紫金山大酒店的前厅依旧保持着它的奢华与宁静,身着制服的服务生以优雅的姿态穿梭其间,为宾客提供着无微不至的服务。然而,在酒店的后门,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二十多位身着同样制服的厨师和工作人员,在露天的移动摊位前忙碌着,他们熟练地打包着大肉包、小龙虾和牛蛙等美食,这些原本只属于酒店内的高端菜品,如今正以亲民的价格走向大众。
排队等候的市民队伍蜿蜒近百米,他们中有的是附近的白领,有的是家庭主妇,还有的是特地赶来的美食爱好者。他们纷纷表示,能够以如此实惠的价格品尝到五星级大厨的手艺,实在是物超所值。酒店的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五星级酒店与大众消费之间的隔阂,更以“五星级品质+地摊式价格”的经营策略,满足了大众对高性价比美食的追求。
据酒店餐饮部负责人介绍,这些外摆的菜品都是现做的,厨房在保证客房和宴会厅需求的同时,还要兼顾外卖业务,可以说是“火力全开,负荷拉满”。而这样的创新尝试,不仅为酒店带来了可观的流水,更被视为传统服务业融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积极实践。
与此同时,上海的夜经济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浦东美术馆为例,今夏它将闭馆时间延长至晚上十点,推出了“奥赛”大展活动,让观众得以在夜色中欣赏梵·高的《自画像》与黄浦江夜景的交相辉映。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夜间消费。而上海博物馆、世博文化公园温室花园等文化场馆的夜间延时开放,则进一步丰富了夜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数据显示,自今年六月以来,上海的夜间消费总额已经达到了880.09亿元,同比增长3.3%。参与夜间开放的文化场馆数量也较去年增长了35%。上海还推出了“夜上海公交专线”,串联了多个夜间消费地标,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而浦江游览集团则推出了多种主题航班,让黄浦江成为了流动的消费场景。
如今,上海的夜经济已经突破了核心商圈的传统边界,呈现出了“全域化”的特征。无论是五星级酒店的外摆摊位,还是文化场馆的夜间延时开放,都在为上海的夜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而市民们也在这样的变化中,享受到了更加多元、便捷的夜间消费体验。
随着夜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的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服务类消费的占比不断提升,消费时段也从传统的“19-22点”向“22点后”延伸。而非中心城区的夜间客流更是实现了28%的同比增长。这些变化都表明,夜经济正在从“网红打卡”转向“日常刚需”,成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