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零售业界传出重磅消息,盒马决定全面撤出其会员店业务,预计在今年8月底前关闭所有线下X会员店。这一决策标志着盒马正式退出会员制超市领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
自2020年起,盒马开始涉足X会员店业务,该业务的核心在于消费者需持有会员卡才能进入购物,会员卡分为258元年费和658元年费两种。会员店模式,起源于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山姆会员店、Costco等知名品牌为代表。这些会员制超市以精选商品、高性价比及差异化产品为特色,为会员提供专属服务。
盒马此举不仅反映了其自身及母公司阿里巴巴的战略调整,也揭示了中国会员超市业态的发展变迁。自Costco上海首店在2020年火爆开业后,会员超市模式一度被视为零售业的新蓝海,吸引了包括盒马、永辉、家乐福、麦德龙在内的众多零售商纷纷入局。然而,五年后的今天,会员店业务逐渐从这些零售商的业务版图中淡出。
永辉超市在近年来的年报中未再提及仓储会员店业务;麦德龙在2024年已关闭多地会员店;家乐福的会员店计划也未能如愿,其在中国开设的首家会员店已于2023年停业。会员超市的“退热”并非因为不适应中国市场,而是在当前消费环境和市场布局下,会员超市模式不再被视为最优选择。
会员超市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供应链、精准的产品定位、高效的运营能力以及品牌信任度的积累。山姆会员店和Costco凭借其全球供应链网络,构建了独特的产品采购体系,并通过前置选品标准和会员喜好推动供应商反向定制产品。同时,它们严格控制商品销售的毛利率,确保会员权益和供应链竞争力。
产品力是会员超市的核心竞争力。Costco自成立以来,就围绕高收入家庭的批量采购需求,构建了“人—货—场”的运营模式。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对中国“中产”消费群体的精准把握。然而,盒马X会员店在后期发展中,商品品控出现波动,会员权益管理存在漏洞,这些问题加速了其业务的衰退。
尽管Costco在美国是最大的会员超市,但在中国市场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依赖内部调动的用人机制限制了开店速度,同时在中国消费者购物线上化转移的背景下,其线上布局启动较慢。会员店的本质是“粉丝”经济,品牌力是隐形竞争力。会员超市的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因此会员的续卡率和品牌信任度至关重要。
盒马退出会员店业务,是零售业理性回归的一个信号。热潮褪去后,业界对会员制超市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并非简单的业态复制,而是供应链、产品力、运营能力与品牌信任度的深度整合。在中国市场,山姆会员店经过20年的深耕,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对于更多零售商而言,在能力暂不匹配的赛道上硬闯并非明智之举,不如回归原点,审视自身优势,寻找更适合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