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本市场传出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外资机构对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热情追捧,竟导致其股票被“限购”。这一事件的热度,甚至超越了抢购茅台酒的风潮。据港交所数据显示,深股通于7月31日暂停了对思源电气的买入操作,而至8月6日,外资持有的该公司股份比例已高达26.89%,近乎该公司总股本的四分之一。
更令人惊叹的是,思源电气的股价在过去二十年里实现了惊人的增长,累计涨幅接近75倍。假设二十年前有人以10万元投资该股票,如今其价值将飙升至750万元,其表现堪称“电力行业的茅台”。
那么,这家企业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够吸引外资如此大规模的青睐?首先,从基本面来看,思源电气的净利润已连续多年保持正增长态势。仅在2025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便达到了4.46亿元,同比增长22.91%,盈利能力稳定且强劲,甚至超越了部分银行业企业。
在行业地位方面,思源电气是国家电网的核心供应商,其隔离开关市场份额高达15.3%,同时,在消弧线圈和电容器领域也位居行业榜首,堪称“隐形冠军”。尤为该公司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12.22%提升至2023年的12.91%,超越了平高电气、中国西电等传统国企巨头。这一卓越表现,得益于其在超高压、特高压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成功研发出800kv GIS产品,构建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外资机构之所以对思源电气如此看好,背后有着深刻的逻辑。首先,该公司拥有坚实的护城河,不仅技术领先,而且海外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2023年海外营收达到21.6亿元,毛利率高达38.6%,相当于在全球市场开设了众多盈利分店。其次,思源电气拥有稳定的现金流,近二十年来,其营收和净利润的年化复合增速分别达到25%和21%,远超电网投资增速,展现出强大的持续盈利能力。再者,该公司的管理层值得信赖,其年报中明确列出了下一年的营收和订单目标,给予投资者明确的预期和信心。
然而,面对外资的大举买入,市场也不乏担忧之声。目前,思源电气的外资持股比例已接近28%,这一比例可能引发市场波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波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小插曲。外资机构更看重的是长期趋势,包括全社会电气化率的提升、能源转型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等,这些因素如同三驾马车,驱动着思源电气不断前行。
最后,对于投资者而言,思源电气或许并不适合那些追求短期暴利的“股神”。它更像是一坛陈年老酒,越陈越香。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如果将K线图缩小观察,不难发现,其周线和月线均呈现出标准的多头排列趋势,如同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一旦错过,便很难再追上。真正的财富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耐心的等待,就像种植一棵大树,只有选对种子,才能最终收获参天大树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