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盒马离场,会员制超市在中国的热潮真的降温了吗?

   时间:2025-08-08 12:45:3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零售业内的焦点聚焦于盒马决定全面撤出会员店业务的消息。据可靠消息,盒马将于今年8月底前,彻底关闭其所有线下X会员店,此举标志着盒马正式退出会员店市场。

自2020年起,盒马开始涉足X会员店领域,这一模式要求消费者持有会员卡方可进店购物,会员卡费用分为每年258元和658元两个档次。会员店模式源自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以山姆会员店、Costco等知名品牌为代表。这些会员制超市以精选商品、高性价比及特色产品为会员提供专属服务。

盒马的这一战略调整不仅反映了其自身及母公司阿里巴巴的战略考量,也映射出会员超市业态在中国市场的变迁。自Costco上海首店开业引发轰动后,会员超市模式一度被视为零售业创新的新趋势,盒马、永辉、家乐福、麦德龙等纷纷涌入,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然而,时至今日,会员店业务已逐渐从这些零售商的主营业务中淡出。

永辉超市在最近两年的年报中均未提及仓储会员店业务;麦德龙也在2024年相继关闭了成都、上海、武汉、北京等地的四家会员店;家乐福曾计划三年内将100家门店改造为会员店,但未能如愿,其在中国开设的首家会员店也已于2023年关门歇业。会员超市的“降温”并非因为不适应中国市场,而是在当前消费趋势和市场格局下,会员超市模式已不再是最佳选择。

会员超市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精准的产品定位、高效的运营能力以及品牌信任度的积累。山姆会员店和Costco凭借其全球供应链网络,构建了独特的商品采购体系,并通过前置选品标准和会员偏好,推动供应商进行反向定制。同时,它们严格控制商品销售的毛利率,以确保会员权益和供应链竞争力。

产品力是会员超市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Costco自成立以来,便围绕高收入家庭的批量采购需求,构建了“人—货—场”的运营模式。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则得益于其对中国“中产”消费群体的精准把握。然而,盒马X会员店在后续发展中,出现了商品品质控制不稳定、会员权益管理漏洞等问题,加速了其市场表现的下滑。

尽管Costco在美国是最大的会员超市,但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内部调动的用人机制限制了开店速度,同时在中国消费者购物习惯向线上转移的大背景下,其线上布局相对滞后。会员店的本质是“粉丝经济”,品牌力是隐形竞争力。会员超市的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因此会员的续卡率和品牌信任度至关重要。

盒马退出会员店业务,是零售业理性回归的一个典型例证。热潮退去后,业界对会员制超市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它并非简单的业态复制,而是供应链、产品力、运营能力与品牌信任度深度融合的结果。在中国市场,山姆会员店经过20年的深耕,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对于更多零售商而言,在自身能力尚未匹配的情况下强行进入这一赛道并非明智选择,不如重新审视自身优势,寻找更为适合的发展方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