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片经济热土再次吸引了全国的目光。总投资高达135亿元的黄茅峡水库工程在清远市破土动工,这一项目不仅是北江防洪体系的重要一环,还将同步建设航道体系,提升航运能力,并预计年产生超过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此举不仅彰显了工程的综合效益,也预示着广东在经济发展上的新动向:重大项目不仅追求落地速度,更注重其成长潜力和战略价值。
上半年,广东的经济成绩单亮点纷呈,一系列重大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仅展现了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的雄厚实力,更透露出其在新发展阶段的新策略: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广东的外贸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尽管面临关税战等外部挑战,广东外贸依然实现了4%的增长,连续八个季度保持正增长,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扩大。深圳、东莞等城市的外贸表现尤为亮眼,高新技术产品和新兴市场的拓展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动力。深圳的一款创新相机甚至在纽约引发抢购热潮,凸显了原创产品在外贸中的独特优势。
在广东的外贸数据中,“活”字尤为突出。外贸企业活力增强,民营企业活跃度稳步提高,成为稳外贸的中坚力量。同时,外商投资企业依然活跃,不断加大对广东的投资力度。广东对市场的判断和选择也展现出灵活性,多元化市场战略成为外贸企业的共识。
在消费市场方面,广东同样表现出强劲的恢复势头。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广州、惠州等地市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线上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成为刺激消费的关键因素。广东还结合本地消费特点,推出3C产品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为下半年稳消费打下坚实基础。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东同样加速推进。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工业投资占比高达38.1%。汽车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领域的投资大幅增长,推动储备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广东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实物工作量”的理念,让好政策尽早“变现”。
在科技创新方面,广东同样走在前列。全球首个能够自主换电池的人形机器人在深圳诞生,标志着广东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的重要突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广东正利用制造业雄厚基础和产业链优势,打造“粤字号”机器人品牌,不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广东的无人机产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大湾区首条跨城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在珠海开通,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70%。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展现了广东科技产业的互促双强特点,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广交会上,服务机器人展区的设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商和参展人数的大幅增长,都彰显了广东在结构性变化中的生动实践。广东正以实际行动回应世界需求,持续构建新旧动能转换的“双轨引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实力和底气。
在广东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正在不断书写。无论是重大项目的推进、外贸的增长、消费市场的回暖,还是科技创新的突破,都预示着广东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