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横跨四省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现世,中国新能源产业迎发展新契机

   时间:2025-10-10 06:19:1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发布重大消息:在横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四省区的广袤区域内,发现了一条长达2800公里的巨型锂矿带。这条被命名为"亚洲锂腰带"的矿带,已探明储量超过650万吨,资源潜力估计达3000万吨以上。这一发现使中国锂矿储量占全球比重从6%跃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升至第二位。

锂作为新能源时代的核心材料,被称为"白色石油"。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全球锂需求将增长近5倍,其中90%的增量来自清洁能源技术。这条新发现的矿带西起新疆西昆仑大红柳滩硬岩锂铍矿,向东串联起西藏扎布耶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锂资源,最终延伸至川西甲基卡超大型锂辉石矿,形成一条贯穿中国西部的重要资源走廊。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王登红团队自2011年起,就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开展勘探工作。科研人员每天徒步十余小时往返矿点,还需防范野生动物袭击。在马尔康加达地区,他们用"艰苦危险"形容工作环境。十年间,团队在矿带上发现70多处稀有金属矿产地,包括5处超大型锂矿床、11处大型矿床和7处中型矿床。其中甲基卡矿田拥有全球最集中的锂辉石资源,伟晶岩脉超过500条,具备矿化条件的达114条。

作为全球最大锂消费国,中国2024年锂矿消费量突破150万吨,占全球六成以上。但锂精矿对外依存度超过70%,2023年进口量同比增长31%,碳酸锂净进口增长55%。这种依赖使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风险,欧美国家曾试图通过控制锂矿出口限制中国发展。彭博社分析认为,"亚洲锂腰带"投产后,中国锂资源自给率将从30%提升至60%,2030年可满足国内80%需求。

全球锂资源高度集中,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和中国四国储量占全球80%。南美"锂三角"地区长期主导供应格局,但中国新发现的矿带正在改变这种局面。2015-2025年间,碳酸锂价格从每吨4万元飙升至60万元,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36.7万辆增至1286.6万辆,碳酸锂产量从5.34万吨增至70.1万吨。外媒认为,这一发现将打破西方在电池材料领域的垄断。

在勘探技术方面,王登红团队提出"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成矿理论,解释了锂元素在地下与地表间的循环富集过程。技术上,他们建立"空天地"一体化探测体系,融合地质填图、化探异常检查、遥感识别等手段,并创新"转石填图""生物找矿"等环保方法。其中"生物找矿"通过检测植物和牛粪中的锂含量追踪矿体,特别适合高海拔牧区。团队还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伟晶岩型锂矿预测,在新疆阿尔金地区取得突破性成果。

开发过程中,科研团队采用进口模块化钻机,单日钻进深度达100米,且使用清水钻进技术避免环境污染。这种设备无需专门修路即可运输,显著提高了勘探效率。矿带的开发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湖南临武县通过"资源换产业"模式引入多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2023年,国城矿业将注册地迁至阿坝州马尔康市,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马尔康也因此迎来首家本地上市公司。

目前,宁德时代、天齐锂业、紫金矿业等行业巨头已在矿带周边布局。随着更多项目获批建设,这条"亚洲锂腰带"不仅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资源保障,更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改变全球锂业格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