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横跨四省绵延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现世,中国新能源产业迎来资源新保障

   时间:2025-10-10 06:23:3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对外公布,在四川、青海、西藏及新疆四省区交界地带,发现了一条绵延2800公里的巨型锂矿带,被命名为“亚洲锂腰带”。据初步估算,该矿带累计探明锂资源储量超过650万吨,潜在资源量更是高达3000万吨以上。这一发现,使得中国在全球锂矿储量中的占比从6%大幅提升至16.5%,排名跃居世界第二。

锂,被誉为新能源时代的“白色石油”,是制造锂离子电池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再到大规模储能系统,锂的应用无处不在。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全球锂需求将激增近5倍,其中清洁能源技术将贡献超过九成的增量需求。此次发现的“亚洲锂腰带”,无疑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条巨型锂矿带起点位于川西甲基卡超大型锂辉石矿,一路向西延伸,串联起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湖锂资源、西藏扎布耶盐湖研发基地,直至新疆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的硬岩锂铍矿。其覆盖范围之广,超过了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的两倍。科研团队在该矿带上已发现70多处以锂为主的稀有金属矿产地,其中包括5处超大型锂矿床、11处大型锂矿和7处中型锂矿床。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王登红带领的团队,自2011年起便在这片人迹罕至的高原地区展开勘探。他们每日徒步十余小时,穿越矿点,同时还要警惕野生动物的威胁。在马尔康加达的野外调查中,科研人员用“艰苦危险”来形容工作环境。但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才换来了今天的重大突破。

尽管中国锂资源丰富,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锂矿消费国。2024年,全球锂矿消费量突破150万吨,中国独占六成以上。然而,中国对锂资源的进口依赖度极高,特别是锂精矿,对外依存度超过70%。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锂精矿进口量持续攀升。这种局面使得中国在新能源发展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受到欧美国家的限制。

但“亚洲锂腰带”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据彭博社推算,该矿带投产后,中国的锂资源自给率有望从目前的30%提升至60%,到2030年更可满足国内80%的锂需求。这将使中国从锂资源的“价格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在全球锂业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全球锂矿分布高度集中,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和中国四国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80%。其中,南美洲的“锂三角”地区一直主导着全球锂供应。然而,“亚洲锂腰带”的发现,无疑打破了这一垄断格局。过去十年间,碳酸锂价格飙升,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国内碳酸锂产量也大幅增长。如今,有了这条巨型锂矿带,中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这一发现不仅是中国地质工作者在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方面的重大成就,更是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中的有力武器。王登红团队提出的“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锂成矿理论”,揭示了锂成矿的复杂过程。同时,他们建立的“空天地”一体化调查评价与深部探测技术方法,以及发明的“转石填图”“生物找矿”等新方法,都为锂矿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持。

“亚洲锂腰带”的开发,不仅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更将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湖南临武县探索出的“资源换产业”发展路径,以及阿坝州马尔康市引进的上市公司,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随着更多锂矿项目的获批、建设与产能释放,这条巨型锂矿带将为各自区域带来更多经济新增量,助力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走得更远、更稳。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