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5年的中点,东北证券凭借一份净利润同比激增超过两倍的中期业绩预告,再度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却交织着一系列复杂的事件,包括监管处罚、子公司业务调整、高层人事变动以及大股东股权转让,这些动态共同描绘出这家中小型券商在转型关键期的真实生存状态。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揭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225.90%的大幅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预计达到4.12亿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56.63%。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18元/股,相较于去年同期的0.06元/股有了显著提升,在已公布业绩预告的券商中排名第三。公司将业绩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投资业务和财富管理收入的同比增加。
然而,与此同时,东北证券也面临着监管方面的多重挑战。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超过60家券商共收到了超过200张监管罚单,其中近100张直接指向证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东北证券也在其中,收到了4张监管罚单,涉及交易及相关业务管理、未勤勉尽责以及营业部员工挪用客户资金等问题。其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也因涉嫌操纵期货合约被证监会处以高额罚款。
人事方面,东北证券也迎来了变动。7月7日,公司董事会收到两位董事的辞职报告,包括副董事长孙晓峰和董事宋尚龙。他们辞去了在公司的所有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位。公司表示,此次董事辞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并将尽快完成董事补选工作。
在业务层面,东北证券也在进行调整。7月15日,公司公告称,决定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投资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30亿元调减至10亿元,实际减资金额为2.27亿元。此举虽然对合并报表的影响有限,但传递出公司收缩低效资产、聚焦核心业务的明确信号。
东北证券的大股东亚泰集团也在筹划重大资产出售,计划将持有的东北证券股份出售给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长春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若交易顺利完成,将有助于亚泰集团优化资产结构、回笼资金,并聚焦核心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