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60亿定增计划迎新进展,详细回应监管问询
中泰证券(股票代码:600918.SH)的60亿元定向增发计划近期取得了新的动态。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对上交所关于其定增申请的审核问询函进行了详尽回复,并更新了募集说明书。此次回复和更新内容主要围绕发行方案的合理性、公司的业务和经营情况、行政处罚及未决诉讼等多个方面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券商再融资的消息频传。例如,天风证券的40亿元定增已在6月23日顺利完成,南京证券的50亿元定增也在6月26日对上交所问询进行了回应,并将定增计划延期至2026年7月4日。同样,中泰证券的定增事项也在7月14日确定延期12个月。
然而,当前券商再融资的风向已悄然变化,从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质量。今年5月发布的《加强上市券商监管规定》明确要求券商需“聚焦主业、审慎扩张”,监管将对募资的必要性和资金用途的匹配性进行穿透审查。
在此背景下,中泰证券的定增计划能否顺利通过监管问询备受关注。据业内人士分析,券商再融资正逐渐从“量的竞争”转变为“质的博弈”,能否在监管框架内清晰阐述“资本用途与战略价值”的逻辑闭环,将成为决定南京证券和中泰证券等券商定增命运的关键。
具体来看,中泰证券的定增计划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主要用于补充资本金及优化业务结构。资金将投向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另类投资、做市业务、债券投资、财富管理以及偿还债务等多个领域。其中,控股股东枣矿集团将按36.09%的比例认购,金额不超过21.66亿元。枣矿集团认购的股份锁定期为60个月,其他特定发行对象的锁定期根据持股比例分别为36个月或6个月。
中泰证券在公告中强调,本次融资聚焦主责主业,具有明确且合理的资金使用用途,符合公司的实际发展需要。事实上,中泰证券在2023年9月已对募资投向进行过调整,减少了偿债资金规模,并增加了财富管理业务和购买国债等证券的投资项目。
在回复监管问询时,中泰证券详细阐述了融资规模和时机的合理性。公司表示,本次发行是顺应监管层支持证券公司通过合理方式补充资本、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结合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及现有货币资金的使用安排,本次融资规模具有合理性。控股股东枣矿集团相关股份锁定期限也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等相关规则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泰证券的债务压力不容忽视。近年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短期债务占比较大。在非股权方式融资方面,中泰证券在2024年全年发行了多笔债券融资,募资近30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与此同时,中泰证券也面临着业绩波动风险。自上市以来,公司业绩犹如“过山车”,波动较大。尤其是在2024年,公司净利润大跌47%,多个业务板块业绩下滑。对于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中泰证券表示主要为子公司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以及上年同期合并万家基金产生的股权重估收益影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泰证券仍表示将以本次发行为契机,合理利用资金,不断整合资源优势,增强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努力提高自身价值创造能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中泰证券若能结合“专精特新”企业股权投资等创新投向,年内或有望实现定增落地。但同时,也需关注募资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匹配性。
在回复公告中,中泰证券还披露了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从融资规模来看,中泰证券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占报告期末归母净资产的13.99%,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从募集资金具体用途来看,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向与上市券商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并无明显差异。
总体而言,中泰证券的60亿定增计划正迎来关键节点。能否顺利通过监管问询并获得市场认可,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