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瞩目中,if椰子水的母公司IFBH(股票代码:6603.HK)于近日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27.8港元。上市首日,其股价飙升42.09%,达到39.5港元,盘中更是一度触及46.5港元的高点,涨幅超过65%,总市值攀升至约105.3亿港元。这一表现,无疑使其成为近期港股消费板块中最引人注目的新股之一。
根据IFBH早前发布的《最终发售价和配发结果公告》,此次上市共发行了4166.68万股股份,总募集金额约为11.6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更是火爆,有效认购倍数高达2682.35倍,显示出市场对IFBH的强烈兴趣和信心。
令人瞩目的是,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也现身国际配售名单之中,他通过私募基金道合承光成功获配84.68万股。这一举动无疑为IFBH的上市增添了更多看点。
IFBH,这家源自泰国的食品饮料公司,由创始人Pongsakorn Pongsak在2013年推出了“if”品牌。随后,在2022年,公司又新增了“Innococo”品牌。尽管团队人数仅为46人,但IFBH在2024年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全年营收接近1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人创造了近2400万元的营收。这一成绩,远超传统饮料巨头,其背后的秘诀在于独特的轻资产模式。
IFBH的轻资产模式,主要体现在生产、物流和销售的全环节外包。公司拥有一支小型的内部仓配团队,负责监督采购、生产及全球分销,确保每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截至2024年底,这支全职的小型团队仅有6人。这一模式使得IFBH的存货管理效率惊人,2023年和2024年的存货分别仅为4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周转天数控制在2至3天之间,堪称快消行业的库存管理典范。
然而,IFBH的轻资产模式也源于对重资产环节的主动剥离。公司的控股股东,同时也是前五大供应商之一的泰国General Beverage公司,在2022年为承接中国市场需求爆发,将if及Innococo国际业务分拆成立IFBH。重组后,IFBH完全依赖代工厂商来生产产品,这一模式调整成效显著,2024年毛利率达到36.7%,人均创利超过520万元。
尽管如此,IFBH的商业模式也暴露出一定的脆弱性。公司高度依赖前五大客户,即分销商,这些客户贡献了高达97%以上的销售额。在中国国内市场,IFBH只有两个分销商运营if品牌,一个负责线上渠道,另一个专注线下渠道。这种集中的分销结构可能导致核心分销商流失,直接冲击营收基本面,进而影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在供应链层面,IFBH对核心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同样突出。为了降低风险,公司计划拓展供应商体系,目标在2025年底将来自General Beverage的椰子水原料供应比例降至总需求量70%以下,2027年进一步降至50%以下。为此,IFBH计划将采购范围逐步拓展至周边椰子主产国,并与当地代工厂合作,以平衡扩张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然而,IFBH在招股书中并未透露自建工厂的具体规划,核心生产仍依赖代工模式。这可能导致本土化进程受到合作方利益博弈及自身战略投入力度的制约。公司还面临品类单一的困境,约94%的营收依赖椰子水产品。新推出的泰式奶茶、其他饮料和植物基零食等品类表现乏力,未能形成风险分散的产品矩阵。
在国内椰子水市场,IFBH面临本土巨头的强势竞争。这些巨头凭借资金实力和渠道渗透力挤压市场空间,使得IFBH轻资产模式下的品牌护城河面临严峻考验。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饮料行业产能过剩,椰子水市场竞争混乱,IFBH规模化扩张难度较大,更适合走“小而美”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