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绿色”与“低碳”成为贯穿技术、产品与运营的核心关键词。从工业制造到消费场景,从技术创新到循环实践,全球企业通过进博会平台集中展示了绿色发展的最新成果,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多元解决方案。
在工业领域,多家龙头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推动高耗能行业减碳。GE航空航天首次在中国展出1:2比例LEAP-1C发动机模型,该发动机为中国商飞C919提供动力,相比上一代产品,碳排放减少15%,燃油效率提升15%,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国际标准50%,为航空业绿色转型提供关键支撑。力拓集团则通过电力结构优化实现自身减碳——目前其业务中78%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并计划到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90%。该集团与国家电投合作在蒙古国启动纯电换电矿卡试点项目,通过换电站快速更换电池,解决了电动矿卡充电效率低的难题。
汽车及智慧出行领域同样涌现创新成果。HRC(亨睿碳纤维)全球首展中型电动垂直起降物流无人机LEU100,该机型采用碳纤维材料,最大起飞重量140kg,航程200km,可应用于物流运输、医疗救援等场景。公司总经理王智永介绍,碳纤维的轻量化特性使无人机续航和载货能力显著提升,同时通过独家专利的“绿色可循环复合材料生态体系”,将废料回收为高附加值中间体,最终转化为汽车零部件、建筑模板等产品,碳排放仅为原生材料的4.7%。目前,该技术已与空中客车等企业达成合作。
绿色理念正加速融入日常消费。家居品牌昕诺飞推出的“飞利浦E9环保吊灯”以纸和竹浆替代传统金属材料,金属部分采用再生铝,在保持照明效果的同时,单台产品可减少18.4kg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一棵树的碳吸收量。优衣库则推出旧衣物回收与修补系统,消费者可将旧衣送至“衣物新生工坊”进行刺绣改造或回收,该项目将于12月在全国推广。沃尔沃汽车在展台搭建“自然好 自然对你好”主题区,展示铝材100%闭环回收、电池材料循环利用等实践,凸显循环经济在汽车产业的应用。
全链条可持续实践成为企业转型新趋势。宜家将ESG理念贯穿产品设计、运营与公益领域:其“桑罗帕瑞”系列毛绒玩具采用可再生材料,而“回购和再售服务”在2025财年已回收近3500件家具,再售率达91%。宜家与生态环境部合作发起濒危动物保护项目,每售出一个指定玩具捐赠1欧元,截至进博会开幕已吸引超7万名消费者参与。无印良品则通过“OBP海洋再生素材”系列,将中国海岸线废弃渔网和海洋塑料加工为纱线,结合山东新河草编非遗工艺制成手编包,既解决海洋污染问题,又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
从工业减碳技术到消费端循环创新,再到全产业链生态构建,进博会成为全球绿色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这些实践不仅体现在展台上,更通过技术落地、产品迭代和模式创新,持续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