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行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协同办公平台飞书以“多维表格”为突破口,试图在这场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10月27日的媒体沟通会上,飞书市场经理王屹煊通过一张PPT抛出观点:“电商将成为首个被AI深度重塑的行业。”次日,该公司便宣布正式参与“双11”电商大战,集中展示了一系列与品牌合作的增效实践案例。
今年以来,飞书与伊芙丽、禾风一漾、蕉内等品牌合作,将多维表格定位为“AI与业务融合的抓手”。据飞书披露,该功能自2020年末上线后,月活跃用户数已逼近1000万,较去年9月增长近70%。在7月的“2025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宣布将单表容量提升至1000万热行,成为全球首个支持千万级数据的业务系统,同时将2万行数据加载时间从7.4秒压缩至0.94秒。
飞书选择电商作为AI落地的主战场,源于行业特性与技术的高度契合。王屹煊透露,今年3月一场线下分享会上,90%的参会者来自电商企业,80%的问题聚焦“AI如何实际应用于电商场景”。飞书认为,电商行业具备三大优势:其一,数字化程度高,聚水潭、旺店通等ERP系统及平台后台沉淀了海量结构化数据;其二,内容需求旺盛,图文、视频、直播话术等生产压力巨大;其三,策略调整频繁,需快速响应季节变化、平台规则更新及竞品动态。
多维表格的核心逻辑是将AI嵌入日常操作。用户可通过“AI列”直接调用DeepSeek文案生成、即梦4.0图像生成等工具,无需改变原有工作流程。例如,在批量生成商品海报时,AI可自动撰写提示词并生成图片,实现从素材导入到成品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飞书通过RPA工具整合抖音、淘宝、京东等全平台数据,结合AI分析生成自定义仪表盘,帮助商家实时监控特定维度指标。
尽管飞书在电商领域动作频频,但争议随之而来。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短视频平台可能是首个被AI深度变革的行业,因其核心场景为AIGC内容生产。不过,他承认飞书的策略具有合理性:“商家在营销和管理内容生成方面有两大AIGC需求,飞书恰好能填补这一空白。”
挑战同样存在。盘和林认为,商家对AI的需求可能超出工具范畴,例如短视频制作、24小时客服等全流程服务。平台规则可能成为AI落地的障碍——今年3月,淘天集团发布AI假图治理公告,严禁利用技术合成失真商品信息,要求以实拍图为核心。王屹煊也坦言,多维表格的推广难点在于找到既懂业务又愿意尝试新技术的关键人员。
在这场AI军备竞赛中,飞书试图以“中间层”身份连接平台与商家。随着电商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其“工具的工具”定位能否持续发挥作用,仍需在“双11”等实战场景中接受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