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当日,一份聚焦中老年群体兴趣生活方式的调研报告——《乐龄族兴趣生活方式图鉴》在广州正式发布。该报告由在线兴趣学习平台兴趣岛基于超3500万用户数据编制,系统分析了40至70岁“乐龄人群”通过兴趣学习重构生活模式的特征与趋势。
随着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突破7万亿元,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正从基础保障向品质升级转变。今年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发展银发旅游、抗衰老产业等方向,进一步释放了老年消费市场的潜力。报告指出,当前处于退休过渡期或初退休阶段的乐龄人群,呈现出“经济宽裕、时间充裕、认知水平高”的显著特点,成为推动银发经济细分领域增长的核心力量。
老年兴趣教育行业数据显示,该领域市场规模已超68亿元,用户年均消费达4450元,完课率高达72%。这一现象反映出乐龄群体对兴趣学习的深度投入——他们不仅追求技能提升,更看重学习过程中的社交互动与实践体验。报告特别提到,“跨代社交”正成为驱动老年兴趣消费的关键因素,不同年龄层通过共同兴趣建立联系,打破了传统代际隔阂。
根据调研,乐龄族兴趣消费呈现四大转向:从表面体验到深度参与的“沉浸式学习”、跨越年龄界限的社交互动、传统技艺与现代形式的融合创新,以及从“将就生活”到“精致悦己”的消费升级。这些变化对服务机构提出更高要求,需同时满足情感共鸣与实用价值双重需求。
为适应新趋势,兴趣岛构建了包含“趣味性、个性化、高性价比、情感温度、全场景服务”的五大价值体系。平台创始人朱峻修在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已形成覆盖全国的超3500万用户服务网络。当日,兴趣岛正式成立兴趣生活研究院,将通过持续研究乐龄群体需求变化,为行业提供产品研发与社会服务的前瞻性指导。
针对行业存在的服务标准化缺失问题,朱峻修强调平台始终将社会价值置于商业利益之上,未来将持续优化课程质量与服务流程,并公开部分行业标准供业界参考。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兴趣岛今年8月在广州核心区域打造了集摄影、太极、歌舞、瑜伽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线下体验空间,计划通过与民政部门合作,将这种“沉浸式主题空间”模式推广至全国。
据介绍,该平台正探索“平台化”转型路径,通过建立标准化教学服务体系,整合全国优质师资资源,实现线下服务的规模化复制。这种模式既保障了服务质量的一致性,也为中小型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