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再度迎来重磅合作:甲骨文公司宣布将在其云基础设施中大规模部署AMD人工智能芯片,此举被视为全球AI算力竞争格局的重要转折点。根据最新披露的计划,甲骨文将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5万颗AMD AI芯片的部署工作,这些芯片将全部采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Instinct MI450型号。
这款革命性芯片的最大亮点在于其机架级系统架构,单台设备可集成72颗芯片协同运算。甲骨文云基础设施高级副总裁卡兰·巴塔在声明中强调:"AMD在AI推理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这种技术突破将为客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计算效能。"市场数据显示,此次部署规模相当于当前全球AI芯片年产量的3%,预计将使甲骨文跻身全球前三的AI算力供应商。
资本市场对这则消息反应迅速。AMD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一度飙升3.2%,但开盘后涨幅收窄至1.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甲骨文股价下跌3.4%,英伟达则出现3.9%的跌幅。分析师指出,这种分化表现反映出投资者对AI算力市场格局重构的预期调整。
在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中,OpenAI正扮演着关键推动者的角色。这家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今年已与多家科技巨头达成战略协议:与AMD的合作涉及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芯片研发项目,预计2026年推出首款千兆瓦级处理器;与甲骨文签署的五年期云计算合同总额可能突破3000亿美元;本月又与博通达成新的AI芯片部署协议。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若所有合作顺利推进,OpenAI最终可能持有AMD约10%的股份。
当前AI数据中心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态势。英伟达凭借超过90%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AMD的快速崛起正在改变这种格局。彭博社分析师曼迪普·辛格指出,虽然AMD目前仅占有低个位数市场份额,但其股价年内80%的涨幅(甲骨文同期上涨79%,英伟达仅35%)已充分显示市场对其AI战略的认可。
行业观察家认为,甲骨文与AMD的深度合作具有战略示范效应。Futurum Group首席执行官丹尼尔·纽曼分析称,这表明科技巨头正在构建多元化的AI算力供应链。他同时指出:"甲骨文需要证明,除了硬件算力之外,其庞大的企业数据资源和软件生态能否在AI时代创造新的价值维度。"
这场算力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产业版图。随着甲骨文、AMD、OpenAI等企业的紧密联动,AI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已从单一芯片性能比拼,升级为包含芯片设计、云计算服务、算法优化在内的系统级较量。市场普遍预期,未来三年将有更多科技公司加入这场算力军备竞赛,推动全球AI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