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证券及公募基金机构相继宣布取消监事会设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变革源于监管新规对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内部监督机制的调整要求,相关机构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原监事会职能,推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10月13日,中金公司与申万宏源同步发布公告,宣布拟不再设立监事会。中金公司明确,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之日起,现任监事职务自动终止,原监事会制度文件同步废止,其职能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全面承接。申万宏源亦在同日公告,拟取消监事会并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两家头部券商的同步行动,标志着行业治理改革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自9月以来,东兴证券、东方证券、国信证券等十余家券商已陆续完成类似调整。其中,国盛金控、长城证券等机构在公告中明确,监事会职能将由审计委员会承接,相关制度随之废止。公募基金领域同样动作频繁,华夏基金于9月30日宣布撤销监事会,方正富邦基金则在9月17日免去4名监事职务,均由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责。此前,英大基金已于7月完成相关调整。
对于此次变革,多家机构向媒体表示,调整依据新《公司法》及监管配套规则实施。经济学家余丰慧分析指出,取消监事会旨在优化治理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并适应监管要求。通过审计委员会集中履行监督职能,可减少管理层级、加快决策速度,同时降低管理成本。他强调,这一变革对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监管层面,2024年12月发布的过渡期安排明确要求,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需在2026年1月1日前,于公司章程中明确选择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作为内部监督机构。选择审计委员会的机构,需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不得同时设置监事会或监事;选择监事会的机构,则不得设立审计委员会。该规定旨在通过简化监督机制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鼎亮认为,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职能重叠问题长期存在,取消监事会有助于强化董事会核心地位,推动专业化运作。审计委员会成员通常具备财务、审计背景,其专业性优于传统监事会,能更高效履行监督职责。他指出,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可直接参与战略决策与日常管理,从更高层面监督财务、内控及风控等关键环节,更符合现代企业治理需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落实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专业性。余丰慧补充道,审计委员会成员由独立董事组成,确保了监督的公正性;直接向董事会汇报的机制,使信息传递更迅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卢鼎亮则强调,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调整内部监督机制可提升行业整体治理水平,更好防范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