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市场今日迎来一则引发广泛关注的消息:汇丰控股旗下汇丰亚太正式向恒生银行提出私有化要约,交易对价定为每股155港元,整体估值约2903亿港元。这一动作标志着香港两大金融品牌的资本关系将发生重大转变。
根据联合公告披露,此次私有化将通过香港《公司条例》第673条规定的协议安排方式实施。若计划获得股东及监管机构批准,恒生银行所有流通股将被注销,股东将获得每股155港元的现金补偿。该价格较恒生银行前一交易日收盘价119港元溢价30.3%,隐含市账率达1.8倍,显著高于香港银行业平均水平。
交易财务细节显示,汇丰亚太需为此次收购支付约1061.56亿港元现金。值得注意的是,恒生银行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将全额发放给现有股东,不会从收购对价中扣除。汇丰方面明确表示,155港元的收购价格已是最终定价,不会进一步上调。
资本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强烈。恒生银行股价早盘一度飙升41%,截至发稿时涨幅仍达26.3%,报150.3港元/股,公司市值升至2819亿港元。市场分析认为,溢价收购方案与明确的独立性承诺是推动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汇丰控股在公告中特别强调,私有化后恒生银行将保持三大关键运营独立:其一,维持香港银行业条例授予的独立持牌银行资质;其二,保留独立的企业治理体系、品牌形象及市场定位;其三,维持现有分行网络布局。汇丰表示,将继续通过"汇丰"与"恒生"双品牌战略服务香港市场,并支持恒生银行长期参与的社区项目。
从财务影响看,此次收购预计将提升汇丰控股每股盈利。截至2025年6月30日,汇丰最新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CET1)为14.6%,私有化后首日资本影响约125个基点。分析人士指出,这有助于汇丰优化资本配置,增强在亚太市场的竞争力。
恒生银行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9.75亿港元,同比增长3%;但除税前溢利80.97亿港元,同比下跌28.39%;股东应得溢利68.80亿港元,同比减少30.46%。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施颖茵表示,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通过多元化收入策略和客户群拓展,业务仍保持韧性,未来将继续审慎管理风险。
此次私有化要约需经过恒生银行独立股东批准及监管机构审核。若顺利完成,恒生银行将成为汇丰控股全资子公司,这或将重塑香港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市场普遍关注,两大金融品牌的协同效应能否在保持独立运营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