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外资9月46亿美元涌入A股,“老登股”与“中小登股”跷跷板效应何时反转?

   时间:2025-10-04 12:11:5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杠杆资金规模突破历史峰值成为市场焦点。截至目前,两融余额达2.43万亿元,超越2015年2.3万亿元的前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仅2.55%,远低于2015年4.7%的峰值水平。若以3%的历史均值推算,理论潜在空间可达2.85万亿元,显示杠杆资金仍有约4200亿元的增长余地。这种"量价背离"现象,既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也暗示资金杠杆尚未触及监管红线。

居民存款结构变化孕育新资金源。上半年数据显示,活期存款规模达42.9万亿元,定期存款119.1万亿元。若5%的活期存款转化为投资资金,理论上可为市场带来2.15万亿元增量。但实际转化率受制于两大因素:无风险利率变动影响储蓄收益预期,市场赚钱效应决定资金入场意愿。当前存款转移呈现"短久期优先"特征,活期与一年期定期存款成为主要流出方向。

资金流向分化催生市场结构性行情。传统蓝筹股(市场戏称"老登股")估值持续承压,今年4月以来跑输指数;而AI、高科技等"中小登股"估值屡创新高,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冰火两重天"格局本质是存量博弈下的资金再分配:当科技股吸金效应减弱时,资金可能回流至低估值板块,形成典型的跷跷板效应。

资金偏好差异折射市场深层逻辑。"老登股"遭冷落主因三方面:基本面增长缺乏想象力、不在当前投资风口、被科技股流动性虹吸。反观"中小登股"热潮,实则与海外科技巨头映射效应密切相关。特斯拉、英伟达等产业链带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概念炒作,形成跨市场联动效应。但需警惕的是,当某些板块出现十倍涨幅股、整体估值抬升数倍时,技术性调整风险将显著上升。

估值体系重构蕴含投资机遇。当前市场平均估值已不具明显优势,但结构性差异创造套利空间。历史经验表明,短期股价受情绪驱动,但长期走势终将回归业绩基本面。"老登股"中基本面扎实、业绩稳健的标的,在估值错杀后往往具备修复潜力。这种价值回归过程,或将伴随市场风格从成长向均衡的阶段性切换。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