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与国庆“黄金周”临近,不少人在规划出游行程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如何让手中的闲置资金在假期实现增值。近期,银行及理财公司纷纷推出双节专属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假期资金增值方案。
理财市场的“选品池”在双节前持续扩大。为满足投资者“假期收益最大化”的需求,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推出多种类型的产品,涵盖现金管理、短期持有、封闭式等。其中,中低风险产品成为主流,契合大众在假期“求稳”的理财偏好。现金管理类产品凭借灵活性高、风险低的特点,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成为理财“入门首选”。
民生理财在节前理财策略中,以“抓住理财‘黄金窗口期’,多享10天收益”为宣传重点,着重推荐“天天增利普通款”和“天天增利夜市款”两款低风险固收类现金管理产品。这两款产品针对不同操作时间的投资者,“天天增利普通款”要求在9月28日17点前买入,9月29日即可确认份额,锁定包含假期在内的10天收益;“天天增利夜市款”在9月28日24点前申购,同样能在9月29日确认份额,避免因“时间差”造成收益损失。
南银理财则构建了多品类产品矩阵。现金管理类的“日日聚宝9号S款”“日日聚宝12号”均为低风险产品,支持7×24小时快速赎回,单产品单日单客单渠道有1万元快赎额度上限,且在9月29日17点前买入就能参与假期收益计息,适合有应急资金管理需求的人群。在固收+短期持有类产品方面,“财富牛(最低持有189天)2号”“安远多资产(最低持有28天)1号”“明远多资产(最低持有245天)1号”近三月参考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3.96%、3.23%、4.74%。投资者若在9月30日15点30分前完成申购,可在10月9日按9月30日净值确认,享受假期收益。每日开放类的“悦稳红利(最低持有371天)”“财富牛(最低持有371天)1号”在9月30日17点前申购能按当日净值确认。
对于长期闲置资金,兴银理财推出多只中低风险封闭式理财产品,认购截止日期集中在9月28日—29日,业绩比较基准区间为2.17%—2.58%,产品期限从197天到14个月不等,可适配不同长期资金规划。广州农商行推荐的“金米嘉富最短持有14天”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2025年9月12日—23日)达6.28%,适合短期、中期内有闲置资金且之后需灵活取用的投资者。
有分析人士指出,节前集中推出理财方案,是机构对假期资金流动性的精准应对。一方面,长假期间股市休市,大量闲置资金存在“增值空白期”,形成明显的“假日理财”需求,机构推出针对性产品,既能吸引闲置资金、扩大管理规模,又能满足投资者短期增值需求;另一方面,这也是理财市场的季节性营销惯例,通过密集宣传与产品供给抢占市场份额。
多家机构在双节理财攻略中反复强调申购时点的重要性。不同类型、不同机构的理财产品,“收益上车截止时间”差异较大,投资者若未精准把控,可能错失整个假期的收益。例如,民生理财的“天天增利普通款”需在9月28日17点前买入,“天天增利夜市款”可延长至9月28日24点;浦银理财“天添盈”现金管理产品的申购截止时间为9月29日24点,其最短持有期产品需在9月30日17点前买入。吴兴农商行推介的兴银理财“添利天天利66号”,节前最晚申购时间为9月29日15点,若在9月29日15点后—9月30日15点前买入,资金需等到10月9日节后才能确认起息,8天假期资金只能闲置,无法产生收益。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建议,投资者至少提前1—2个交易日完成申购操作。由于理财产品申购涉及资金划转、确认等流程,且节前最后一天交易系统可能拥堵,提前行动能有效避免因操作延迟或技术问题导致的申购失败。对于有明确截止时限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更应留出充裕时间,稳妥的策略是在知晓最终截止时间后立即部署,确保资金能在假期前成功计入份额,享受假期收益。
面对密集的产品信息与复杂的时间规则,武泽伟进一步建议投资者遵循“三原则”布局。首先要明确资金使用期限与流动性需求,短期要用的钱选择现金管理类产品,中长期闲置资金再考虑封闭式或定开产品。其次,要穿透表面宣传,仔细比较产品的真实收益率、风险等级、费率结构及申赎规则,优先选择运作透明、历史业绩稳健的管理人。最后,坚持分散配置,不将资金集中于一两类产品或单一机构,通过构建简单组合来平衡流动性、收益和风险,实现假期闲钱的稳健增值。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则补充建议,面对多家机构的理财攻略,投资者应优先配置低风险产品,将70%—80%的可投资资金配置到短期低风险理财等R1、R2级产品中,这类产品收益相对稳定,安全性较高,契合节前稳健投资需求。同时,应适度分散配置其他品类,剩余资金可少量配置短期基金、国债等,遵循“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尝试获取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