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一场聚焦纳米有色金属新材料合作的交流活动吸引了业界目光。活动现场,嘉能可(北京)商业有限公司中国区铅锌业务负责人黄莫凡分享了企业与河南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经验。
作为全球自然资源领域的领军企业,嘉能可国际自1974年在瑞士成立以来,已将业务触角延伸至60余个国家,形成涵盖矿产开发、能源贸易、金属加工及农产品流通的多元化格局。2024年财报显示,该集团年度营收突破2400亿美元,在《财富》全球500强榜单中跃居第24位。企业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战略,致力于推动全球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在中原腹地河南济源,有色金属产业正书写着新的传奇。这座被誉为亚洲有色金属产业重镇的城市,2024年电解铅、白银产量分别占据全国20.2%和23.8%的市场份额,电解锌产量占比达9.1%,稳居全国最大白银生产基地和重要铅锌冶炼基地地位。当地龙头企业河南金利金铅集团,已形成年产铅65万吨、锌20万吨、白银2000吨的产能规模,通过综合回收技术每年提取近2.7万吨稀贵金属,构建起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嘉能可与金利集团的合作始于2007年,双方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等领域开展了深度协作。黄莫凡特别提到,济源在"富氧底吹"等国际先进冶炼技术方面的积累,以及覆盖铅锌铜到金银、稀散金属的完整产业生态,为国际合作提供了优质平台。这种技术积淀与产业协同,使济源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向创新驱动型城市转型的步伐显著加快。
当前济源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现代化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国际市场布局持续深化,关键技术攻关频传捷报。这种从规模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与嘉能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高度共鸣。黄莫凡强调,双方的合作不仅创造了商业价值,更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
面向"十五五"发展新阶段,嘉能可期待与金利集团在高效绿色冶炼、新材料研发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参与济源"中国白银城"和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通过技术共享与产业联动,助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为全球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