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聚餐,想找一家既好吃又有氛围的餐厅,总是让人纠结;带娃出行,想选一家既有亲子活动又有舒适设施的酒店,面对海量信息,期待总是难以实现。”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不少都市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日,抖音生活服务推出的“心动榜”系列榜单,正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新思路。9月23日,第三期“心动榜”餐厅榜单发布,覆盖城市从40个扩展至101个,3300家餐厅凭借“氛围感”这一核心标签脱颖而出。仅仅两天后,“心动榜酒店”榜单接踵而至,作为酒旅业态的首份榜单,覆盖全国39个城市、443家特色生活方式酒店,围绕“无价窗景”“亲子友好”“自然疗愈”“文化探寻”“当地风情”“品质商旅”六大核心标签,呈现当代消费新趋势。
这两份榜单的发布,犹如在餐饮与酒店行业投下两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它们看似独立,实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通过深度理解用户需求,更好地连接线下实体商家与消费者。
与传统评选不同,“心动榜”扎根于抖音内容生态,将用户刷视频时的点赞、转发、收藏,以及到店后的评价、复购等行为,转化为一套独特的“心动指数”。该指数特别加重了“点赞、分享、收藏”在评选体系中的权重,用户是否喜欢、是否愿意表达、是否愿意推荐,成为商家上榜的关键依据。因此,榜单不仅是平台单方面推荐,更是数亿用户真实偏好的集中体现。
对消费者而言,榜单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跳出“选择困境”。无论是“东方美学”“山野自然”还是“宫廷风格”,消费者可以从心仪的标签中选定范围,找到真正让自己心动的体验。有消费者表示,这份榜单不是冰冷的数据推荐,而是用户真实情绪的“晴雨表”。
对于线下实体商家,“心动榜”则是一个“看得见的增长引擎”。在酒店行业,短视频正重新定义旅行体验。一个“无价窗景”的视频,可能激发原本没有明确旅行计划的用户产生“为了这家酒店,去一座城”的冲动。被内容吸引后,用户通过搜索酒店名称、标签进一步了解详情,完成从“被动种草”到“主动关注”的转化。酒店不再仅仅是“旅行中的落脚点”,而是成为“承载特色生活方式的空间”。
有分析指出,“心动榜”不仅是一份美食、酒旅指南,更是一份观察国民消费升级、文化创新与平台经济社会责任的鲜活样本。它以“用户真实体验为核心、技术助力为支撑、文化传承为内核”,体现了数字平台对消费升级趋势的洞察。这种“大数据+大众认可”的模式,既缓解了纯网络推荐可能导致的不良倾向,又防止了传统评选中可能出现的话语垄断,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找到平衡,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榜单上的商家案例,生动诠释了体验经济的多元可能。据《2025氛围感就餐趋势洞察》,76%的消费者愿意为“情绪获得感”支付溢价,“情绪体验”正在成为实体商业的新通货。数据显示,2025年“心动榜”上榜商家交易额平均增长30%,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线下实实在在的顾客盈门。
走“文化沉浸”路线的叙宴,上榜后达人探店视频刷屏抖音,客人冲着“穿汉服吃宫廷菜”的体验专程到店,门店客流环比涨了20%,餐后焚香的仪式感,让“吃一顿饭”变成了“穿越一次唐宫”;ClubMed地中海白日方舟·太仓度假村,用48小时雪世界实景直播的第一视角,把孩子学滑雪的专注、家长休息区的松弛、夜间围篝火唱《小幸运》的热乎,全揉进真实度假场景,把“带娃躺平”写进了行程;藏着江南诗意的湘湖逍遥庄园,因一条30秒雨天中庭视频意外走红,镜头里烟雨朦胧缠绕唐风建筑,雨珠轻敲青瓦、雾气漫过飞檐,把江南文化雅致感拉满,吸引客人专程来此“追雨”……不同赛道的商家都逐渐在抖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心动密码”。
这些案例背后,印证了“内容即生产力”的新商业定理。“心动榜”正在激活更广泛的线下消费生态。新增热门旅游目的地以及特色文化名城,让不同区域的特色餐饮被看见,以“内容穿透地理”,让区域特色突破地域限制,也映射出抖音生活服务在全国市场的加速渗透。
或许是抖音上那条深夜酒店书房的视频,暖光下飘着咖啡香,击中了某个疲惫心绪;又或是茶餐厅门口猫咪打盹、顾客临窗写作的画面,悄悄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抖音生活服务通过“心动榜”,把这类真实、细腻的线下体验转化为可见、可选的目的地。榜单不仅帮用户选店,更吸引网友们走出家门,去体验、去感受。情绪共鸣成为出发的理由,氛围体验成了值得为之计划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