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力+金融”双轮驱动:i人事赋能银行升级企业数字化服务新路径

   时间:2025-09-19 21:45:00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企业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评价标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HR系统的使用体验,已成为衡量银行对公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这场由人力资源数字化引发的变革,正在重塑银企合作的新格局。

招商银行"薪福通"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其代发业务量增长22%,对公存款日均余额提升17.8%。企业需求已从基础的薪酬代发,延伸至组织架构管理、智能考勤、薪酬合规计算、绩效管理等全链条HR服务,并要求与银行账户、信贷、理财等金融产品形成深度联动。这种转变迫使银行重新思考服务定位——HR体验不再是企业服务的附加项,而是决定客户留存的关键因素。

面对企业数字化需求,银行面临两难选择:自建系统需投入12个月以上开发周期和数百万元成本,且需要专业技术团队维护;若错失转型机遇,则可能面临客户流失与价值缩水的双重风险。当企业因HR系统需求转向其他金融机构时,连带损失的不仅是代发业务,更包括存款、信贷等核心金融服务的合作机会。更严峻的是,仅作为资金通道的银行,将彻底丧失基于用工数据挖掘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

在战略窗口期快速关闭的背景下,多家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如MS银行、NB银行等)选择与专业HR科技平台i人事合作,通过"能力复用+敏捷对接"模式快速构建数字人力平台。这种合作模式使银行无需自研系统,即可直接获得覆盖组织管理、智能考勤、精准算薪、绩效管理等全模块的HR SaaS能力。以NB银行为例,其与i人事的合作项目从启动到上线仅用4个月,较传统自研模式提速67%,成功抢占市场先机。

该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银行品牌与专业能力的无缝融合。平台支持定制化界面设计,企业客户在使用HR功能时完全感知为银行自有服务。某合作银行通过"员工入职自动开户""绩效达标优先信贷"等场景化服务,不仅吸引数百家规模企业入驻,更实现了代发业务与存款规模的同步增长。数据显示,采用该模式的银行客户流失率平均下降40%,企业HR事务性工作减少70%,算薪效率提升50%。

对银行而言,这种转型意味着从"资金中介"向"数据入口"的跃迁。通过接入HR系统,银行能够掌握企业用工、考勤、薪酬等高频管理数据,这些"活水数据"成为驱动存款沉淀、信贷审批、理财推荐的核心依据。某股份制银行数据显示,其基于用工数据拓展的普惠信贷业务,使企业客户综合金融贡献度提升35%,员工理财产品购买率增长28%。

对企业客户来说,银行提供的免费HR SaaS工具显著降低了数字化管理成本。通过银行App即可完成智能排班、移动打卡、薪资条查询等全流程操作,使HR管理效率提升60%以上。某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需要专门采购HR系统,现在通过合作银行就能免费使用专业工具,每年节省数十万元成本。"

这种"人力+金融"的生态融合,正在构建银企共赢的新范式。银行通过真实用工数据的持续沉淀,进化为洞察企业经营、驱动综合金融服务的"战略数据入口";企业则获得零成本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双方在深度绑定中形成相互成就的数字化生态。正如某合作银行项目负责人所言:"传统模式需要上千万元投入和一年以上周期,而现在四个月就能上线,成本降低超过70%。"

在这场对公服务升级战中,选择专业平台协同发展的银行已率先收获红利。当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企业HR流程,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正从"资金交易"升级为"数字化伙伴"。这种转型不仅重塑了银行的服务能力,更重新定义了银企合作的价值边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