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的演讲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关注。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他分享了小米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和绿色低碳领域的最新实践,并提出了与金砖国家深化合作的愿景。
雷军透露,今年上半年小米手机在金砖国家市场的份额已攀升至16.7%。这一数据背后,是小米通过本土化研发、生产和服务的策略,精准匹配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成果。他强调,金砖国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正为科技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
在人工智能领域,小米的突破尤为显著。雷军介绍,公司通过AI技术进行了超过1000万次模拟试验,最终研发出兼顾强度与韧性的“小米泰坦合金”,并应用于汽车大压铸工艺中。这种材料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更体现了AI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潜力。目前,AI技术已贯穿小米的手机、汽车和智能家居生态,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全场景体验。
“金砖国家拥有庞大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完全有能力成为AI赋能工业化的试验田。”雷军呼吁加强各国在AI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标准制定方面的合作,推动技术成果的全球共享。他以小米消费级AIoT平台为例,该平台已连接约10亿台智能设备,与超千个品牌和一万家合作伙伴共同拓展了智能产品的应用边界。
在开放创新方面,雷军指出小米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开放合作的实践史。作为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小米通过技术赋能和标准引领,带动了供应链企业的共同成长。例如,小米将自主研发的智能工厂系统分享给部分供应商,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小米正加速布局非洲和拉美市场,计划通过本土化研发和生产,实现全球技术的本地化落地。
针对绿色低碳与工业化的关系,雷军以小米的实践驳斥了“对立论”。他介绍,小米在汽车和手机工厂中大规模部署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能效。旗下纯电汽车SU7搭载自主研发的高效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百公里电耗仅11.5度。雷军认为,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涵,金砖国家可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产业绿色转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小米的V8s超级电机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雷军表示,通过与金砖国家在电池技术和智能网联方面的协作,有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