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网络销售市场秩序,强化消费者对网售商品质量的监督能力,中国消费者协会携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中推出“消协帮您找,扫码辨商品”创新功能。该功能以国家商品数据库权威信息为支撑,构建了消费者、平台、监管部门协同参与的商品质量共治体系。
针对网购过程中频发的商品信息失真、虚假宣传等痛点,新功能聚焦商品选购与收货验收两大核心场景。消费者在浏览电商平台商品时,可通过扫描平台主动公示的商品条码,实时比对编码中心官方登记信息与平台宣传内容,快速识别是否存在夸大功效、参数虚标等问题。收货后,消费者还可通过扫描实物包装条码,核验产品规格、型号等关键信息是否与官方数据一致,发现“货不对板”情况可立即通过小程序反馈。
目前,淘天、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10家主流电商平台已率先响应,要求安全帽、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等10类重点商品必须亮明商品条码。这些商品覆盖了日常消费的高频领域,既包括家用电器、移动电源等电子产品,也涵盖童鞋、灭火器等民生用品,形成了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的监督网络。
该功能的运行机制实现了数据流动的闭环管理。消费者反馈的异常信息将实时同步至编码中心,触发数据核查流程。对存在信息不一致的商品,系统将暂停其数据展示权限,并要求生产企业限期核实修正。这种动态优化机制不仅倒逼企业完善信息登记责任,更推动了国家商品数据库的持续完善,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消费者参与方式便捷高效,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消协315”小程序即可使用扫码功能。无论是线上购物还是线下消费,只需扫描商品条码,即可获取权威信息并完成核验。这种“人人可参与、处处能监督”的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监管的覆盖盲区。
中消协与编码中心联合倡议,呼吁消费者积极运用扫码功能参与市场监督。通过每个消费者的“火眼金睛”,共同织就覆盖全渠道的商品质量监督网,推动形成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网络消费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