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罗永浩西贝“预制菜论战”:行业标准待明,消费者知情权与企业发展何去何从​

   时间:2025-09-15 19:33:32 来源:博望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餐饮行业因一场围绕预制菜的舆论风波引发广泛关注。知名公众人物罗永浩与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的公开争执,将预制菜标准界定、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等议题推上风口浪尖。

事件起因于罗永浩9月10日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批评言论。他指出西贝餐厅"几乎全用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并呼吁建立预制菜强制标识制度。该言论迅速引发网络热议,单条微博互动量突破50万次。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次日回应称,涉事门店复盘显示罗永浩一行5人点餐13道,其中烤鱼、烤羊排因制作复杂未吃完,强调"所有菜品均符合制作标准,无预制菜使用"。

为回应质疑,西贝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家门店开放厨房参观。消费者可申请佩戴防护装备,在员工陪同下观看任意菜品制作流程。官方微博同步公开13道争议菜品的详细作业指导书,显示羊排已预切割、海鲈鱼经宰杀冷冻后解冻使用,但明确标注"现烤现用,不可提前预制"。鸡汤产品则被揭露由风味鸡汤、鸡粉和水勾兑而成。

罗永浩在9月12日晚的直播中重申立场,强调自己反对的是预制菜概念模糊化,而非预制菜本身。他主张现做菜品应基于新鲜采购的生鲜食材,允许使用冷冻生肉但需现场加工。针对部分企业"在无国标阶段混淆概念"的行为,罗永浩直言"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这场直播开播一分钟即吸引超10万观众在线观看。

争议背后折射出预制菜定义的标准困境。根据2024年3月六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预制菜特指经工业化预加工、需加热或熟制后食用的预包装菜肴,明确排除中央厨房配送菜品、净菜及主食类产品。按此标准,西贝使用的预处理食材确不属于预制菜范畴。但消费者普遍认为,任何非现场从头制作的菜品都应归入预制菜,这种认知差异成为矛盾焦点。

作为中式餐饮领军品牌,西贝早在2019年就布局预制菜领域,推出羊蝎子等预制产品,2020年更投资10亿元在天津建设中央厨房。目前其"贾国龙功夫菜"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门店设置专用档口提供现场加热服务。这种工业化探索虽保障了400家门店的品质稳定,却遭遇市场冷遇——多家功夫菜门店歇业,消费者质疑"百元吃加热包"的商业模式。

价格争议成为另一爆发点。罗永浩指出西贝预制菜定价远高于同类餐厅,引发网友共鸣。调查显示,超七成消费者接受预制菜,但反对"价格与品质不匹配"。贾国龙承认定价策略存在缺陷,强调高成本源于优质原料,称"西贝贵"是行业冤案。数据显示,争议导致西贝9月11-12日日营业额骤降100万元,面临创立以来最大外部危机。

当前法律未强制餐馆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但江苏省消保委等机构已呼吁建立明示制度。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等标准进入立项计划,行业规范化进程正在加快。分析人士指出,西贝开放厨房的举措具有示范意义,但全行业需在标准化与透明度间找到平衡点,真正满足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的核心诉求。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