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的八天"超级黄金周"期间,国内酒店业迎来全面复苏。华住集团与锦江酒店(中国区)联合数据显示,两大连锁品牌假期总接待量突破2350万人次,其中华住以1055万人次、36%的同比增速领跑行业,锦江则以超1300万人次、30%的增幅紧随其后。这场消费盛宴不仅印证了旅游市场的强劲反弹,更折射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消费升级新趋势。
作为传统旅游旺季,北京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据华信东方国际旅行社运营负责人李伯轩透露,国庆期间核心城区酒店入住率持续保持90%以上,前门、王府井等热门商圈更是一房难求,部分景观房提前两周即告罄,平均房价同比上涨15%。北京伯豪瑞廷酒店总经理芦键指出:"黄金周始终是高端酒店的关键盈利期,今年75%的平均入住率印证了市场稳定性,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对文化体验的深度需求。"
市场繁荣直接带动新店开业潮。9月29日,华住集团旗下高端人文度假品牌花间堂北京天安门·御道店正式亮相。该店选址北京中轴线南段,将百年老字号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其"御道闻香"沉浸式展览联合故宫文创品牌鹤禧,通过沉香、檀香等传统香氛重构帝王御道意境,配合百年茶饮品牌王德传的特制冷泡茶,打造从嗅觉到味觉的立体文化体验。这种将在地文化深度植入住宿场景的创新模式,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
酒店空间设计同样彰显文化底蕴。建筑外观萃取铜钉朱漆、飞檐斗拱等京派元素,大堂以宋代词牌《念奴娇》为灵感的水墨装置与折屏设计,营造出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功能分区上,"太和"会议室借鉴故宫太和殿的"天地和谐"理念,"堂趣"儿童乐园融入故宫纹样与节气文化,"怡和"城市会客厅则融合东方园林美学与都市社交需求。客房设计兼顾历史底蕴与现代舒适,部分房型可直面故宫角楼或胡同街景,实现"住进文化里"的独特体验。
文化赋能住宿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展开。黄金周期间,前门大街酒店推出兔儿爷制作体验,什刹海区域提供汉服租赁服务,郊区度假酒店举办中秋诗词会与摄影大赛。北京暻阁酒店打造的"中秋雅集"包含花灯制作、月饼DIY等项目,深受住客好评。这种"住宿+文化"的深度融合模式,直接带动了文化景点周边酒店的预订热度,故宫、天坛、颐和园等景区周边酒店入住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
市场格局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三线以下城市"反向旅游"持续升温,广元、荆州等地酒店平均入住率超91.7%;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文化资源加持下,中高端酒店表现尤为突出。从事金融业的李女士选择入住王府井精品酒店时表示:"我们愿意为文化体验和品质服务支付溢价,这能让全家获得更有记忆点的假期。"这种消费观念转变与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相吻合——新时代旅客更看重"独特文化体验"与"情感共鸣"。
面对消费升级浪潮,花间堂构建了六大度假产品主题与九大服务触点。从"花间一堂课"的文化研学到"花间香事"的嗅觉体验,再到"玩乐地图"的互动设计,系统化打造沉浸式文化旅程。中国文旅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韩泽分析指出:"北京市场的转型极具代表性,游客不再满足于基础住宿,而是希望通过住宿深度感知城市文化。这种趋势将推动行业向文旅综合体验方向持续进化。"
数据显示,品质化、个性化住宿产品正成为市场主流。华住集团永乐华住事业部CEO梁尚兵强调:"花间堂将持续探索文旅融合路径,通过每个优质项目传递'文化体验+高端住宿'的价值主张。"在这场消费升级浪潮中,如何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体验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已成为酒店业制胜市场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