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事宜再起波澜。据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星巴克已收到多份针对其中国业务的收购要约,其中多数投资者意图获取控股权。有消息指出,星巴克或保留30%的股权,剩余部分将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持股比例均不超过30%。这一安排暗示星巴克仍希望在中国市场保持主导地位。
此次竞购队伍阵容庞大,除早前传闻的高瓴资本、国际私募巨头凯雷及KKR外,瑞幸咖啡最大股东大钲资本也加入角逐,成为30余家竞购者之一。大钲资本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医疗健康、硬科技、消费及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2022年1月,该机构牵头的买方团完成对瑞幸部分老股的收购,成为投票权超50%的控股股东。
大钲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黎辉与瑞幸咖啡渊源颇深。他早年曾担任瑞幸董事,后因财务造假风波退出董事会,今年4月重新回归。同期,瑞幸咖啡发布人事调整公告:董事长、CEO郭谨一卸任董事长职务,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及董事;董事会批准黎辉重新加入并担任董事长。
当前,瑞幸咖啡展现强劲发展势头。今年6月30日,其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两家PICK UP快取店启动试营业。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瑞幸全球门店总数达24097家,覆盖中国(含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单季度商品交易总额突破104亿元人民币。财务数据显示,一季度瑞幸营收同比增长41.2%至88.7亿元,其中自营门店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42.2%,同店收入增长8%;加盟店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38%。
相比之下,星巴克中国同期表现稳健。根据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1月1日至3月30日),中国区营业收入达7.3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亿元),同比增长5%。截至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7758家,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公开表示:“中国市场具备巨大增长潜力,我们将持续深耕并长期发展。”
关于星巴克中国业务的估值,市场存在不同声音。知情人士透露,合理估值约为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5亿元),而此前有报道称估值区间为50至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430亿元)。目前,双方尚未就交易细节达成最终协议,市场正密切关注后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