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举办期间,一份聚焦中国酒类市场的权威报告——中国酒类市场景气指数(ACI)首期成果(2025年1-6月)正式对外发布。该指数从渠道、酒种、度数三个维度切入,为行业提供了一面清晰的“市场晴雨表”。值得关注的是,湖北省酒类流通行业协会作为联合发起单位之一,深度参与了此次指数的编制工作。
长期以来,酒类流通领域的数据采集面临诸多挑战。由于终端分散、数据披露机制不完善,行业决策往往依赖企业经验或碎片化的销售数据,缺乏统一的量化参考体系。这种“信息孤岛”现象,导致企业难以精准把握市场整体趋势,也无法深入洞察消费端的真实需求。
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联合多家机构,启动了覆盖全国27个省市的大规模数据采集工程。项目团队深入1000余家专业烟酒终端、超100万家综合零售终端、50万家现代商超终端,并整合主流电商平台经营数据,最终完成了首期景气指数的编制。这一指数的推出,标志着中国酒类市场首次拥有了基于全渠道数据的量化分析工具。
从渠道维度分析,线上终端成为本次指数的“亮点”。数据显示,其景气指数达61.89,表明今年上半年线上渠道处于“较景气”区间。以保健酒领域为例,劲酒通过线上渠道实现突破,2024年在京东平台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3%,稳居该平台保健酒品类榜首。这一案例印证了线上渠道对酒类消费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对便捷购物方式的偏好。
在酒种结构方面,啤酒市场凭借精酿品类的创新实现升级。库姆巴特品牌率先在精酿赛道引入“草本”概念,其2024年推出的旗舰产品“健壹·精酿啤酒”已覆盖8个省份、30余个城市。精酿啤酒的消费场景也从传统餐饮场景延伸至露营、下午茶等社交场景,进一步拓展了市场边界。
度数维度则揭示了低度化趋势的深化。10度以下酒品以高景气值领跑,精酿啤酒与新酒饮的崛起直接推动了低度市场的销量增长与结构优化。与此同时,20-40度、40-50度的中低度白酒在流通渠道持续获得市场认可,正逐步成为白酒消费的新增长点。这一变化反映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酒与多元口味的追求,也为行业产品创新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