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温天气席卷全国,电解质水成为今夏饮品市场的一匹黑马。京东超市最新销售数据显示,这类功能性饮品销量同比暴涨150%,在矿泉水之外开辟出新的消费赛道。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电解质水市场规模将突破180亿元,这个曾经局限于运动场景的小众品类,正以每年超30%的增速快速扩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元气森林凭借48.7%的市场占有率稳坐头把交椅,其旗下外星人电解质水系列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东鹏饮料推出的"东鹏补水啦",这款主打运动场景的产品今年上半年实现14.93亿元销售额,同比增幅达213.7%,成为行业增长最快的单品。大冢制药的宝矿力水特和达能集团的脉动系列则占据中高端市场,形成四强争霸的竞争格局。
然而,快速扩张的市场背后暗藏健康风险。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市售20款主流电解质水的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平均含糖量达7.2克/100毫升,其中某品牌柠檬味电解质水含糖量高达9.8克/100毫升。按500毫升规格计算,单瓶产品最高含糖量达49克,相当于11块标准方糖的含糖量。中国营养学会专家指出,长期过量饮用此类产品,可能引发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电解质补充的误区同样值得警惕。北京协和医院运动医学专家表示,人体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每日通过食物摄入的钠、钾等电解质已能满足生理需求。除非进行超过1小时的高强度运动或处于高温作业环境,否则额外补充电解质可能打破体内平衡。过量摄入钠元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而钾元素超标则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这种消费热潮与健康风险的矛盾,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健康认知的断层。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电解质水"比普通饮料更健康",但仅有23%的人了解其适用场景。营养师建议,普通人群日常补水应以白开水为主,电解质水更适合专业运动员或特定病理状态下的短期补充。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每周饮用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250毫升较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