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七度冲刺上市!沪鸽口腔营收利润双降,历史治理缺陷成上市“拦路虎”

   时间:2025-09-08 23:03:34 来源:市值Observation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口腔医疗器械市场虽规模庞大且分散,但沪鸽口腔的上市之路却充满波折。这家以“中国最大口腔印模材料制造商”自居的企业,已第七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前六次中五次折戟A股,此次转战港股能否破局,仍存巨大变数。

自2006年成立以来,沪鸽口腔构建了覆盖口腔临床、技工及数字化三大产品矩阵,其中弹性体印模材料占据国内市场首位,全球市场亦居国内品牌之首。然而,这家手握36项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在中国口腔材料市场的占有率仅1.3%,折射出行业高度分散的竞争格局。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从2.80亿元增至3.99亿元后,2025年上半年骤降至1.97亿元;净利润更从0.88亿元暴跌至0.26亿元,同比降幅达56.45%。

技术壁垒的缺失成为转型掣肘。在隐形正畸领域,沪鸽市占率不足2%,而时代天使以41.3%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2024年矫治案例数同比增长46.7%。专利数据进一步揭示差距:沪鸽发明专利数量仅为头部企业的70%,且集中于传统材料领域。当爱迪特等企业实现椅旁数字化解决方案闭环时,沪鸽的扫描仪、3D打印产品收入占比仍不足1%,研发投入强度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技术断层直接导致高端市场缺位——缺乏临床循证医学背书和医生资源积累,使其难以突破三级医院渠道壁垒。

历史治理瑕疵则为上市蒙上更重阴影。2016年定向增发中,原董事李军认购的238万股中,74.16%为57名影子股东代持,其中不乏实控人宋欣关联方。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在《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中宣称“不存在股权代持”,与后续披露事实直接冲突。更严重的是,2018-2021年间公司第三方回款占比持续超8%,资金通过客户法人、股东乃至医生个人账户流转,直接导致2022年创业板IPO撤回。如今转战港股,港交所对治理瑕疵的审查更为严苛,而公司尚未建立防止问题复发的长效机制。

2025年1月的突击分红事件,则将市场质疑推向高潮。在净利润暴跌56%的背景下,公司分红1.45亿元,占近两年净利润总和的88%,实控人宋欣家族从中获益超1亿元。与此同时,公司计划募集3.12亿元用于扩建生产线及印尼设厂。这种“清仓式分红”与募资扩产的矛盾,引发市场对上市动机的强烈质疑。更深层的治理风险隐藏在股权架构中:宋欣母子通过复杂持股控制75.72%股权,形成“家族绝对控制”;而2025年上半年CEO宋欣年薪达224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8.58%,与公司业绩严重倒挂,暴露出小股东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

从历史治理缺陷到业绩持续下滑,从募资必要性存疑到家族高控制权,沪鸽口腔的上市之路犹如在刀尖上跳舞。若无法完成从治理到创新的彻底革新,这家企业或将继续困守于低端市场的红海竞争中,错失产业升级的关键窗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