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砖块背后的无声悲歌:智障工人为何沦为砖厂“沉默劳力”?

   时间:2025-09-08 13:00:3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河南睢县一名师范毕业生的人生轨迹,在十八年前因家庭变故陡然转向。2007年中秋,时年25岁的李松岭因无法承担8000元安置费而选择南下务工,却在广东打工期间精神失常。这个曾怀揣教师梦想的青年,在某个秋日赤身离家后彻底消失,家人苦寻无果后不得不接受"死亡"的现实。

直到今年6月,媒体在湖南临湘市艳飞砖厂暗访时,发现一名被工头称为"开友"的智障工人正在超负荷劳作。经过DNA比对确认,这个每月要搬运68万块砖、日均重复弯腰动作3700次的劳动者,正是失踪多年的李松岭。18年间,他每天要夹起超过20斤的砖块11万次,这样的劳动强度连健康人都难以承受。

砖厂里与李松岭命运相似的还有七名智障者,他们或遭诱骗或被暴力控制,像牲口般被驱使从事全年无休的重体力劳动。这些工人不仅拿不到分文报酬,连基本生活保障都成问题。更令人震惊的是,砖厂主与工头形成了罪恶的利益链——前者默许非法用工以解决"用工荒",后者通过克扣工资、限制自由牟取暴利,甚至在监管部门检查时提前转移工人。

此类事件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砖厂频发,暴露出监管体系的严重漏洞。某县级市劳动监察部门仅有6名工作人员,却要监管5000余家企业;残联、民政、公安等部门信息不通,导致被困者难以获得及时救助;弱势群体因表达能力受限,往往成为制度保护的盲区。

被解救时的李松岭已判若两人,这个曾经因精神疾病暴躁易怒的青年,如今眼神呆滞、沉默寡言。十八年的非人折磨不仅摧残了他的身体,更彻底磨灭了其精神意志。面对阔别多年的亲人,他竟如陌生人般毫无反应,仿佛灵魂已被抽离的躯壳。

这起案件折射出的不仅是某个砖厂的罪恶,更是整个社会保护机制的失效。当城镇化进程以砖块堆砌时,那些浸透着血汗的建筑材料,正在无声控诉着对弱势群体的系统性漠视。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基层监管力量、畅通举报渠道已刻不容缓,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更多"李松岭"沦为现代社会的牺牲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