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大鹏湾1号锚地,一艘身形庞大的风电工程船“华电中集01”完成所有海关监管流程后,缓缓驶离锚地。这艘长138米、宽81米、高29米的工程船,计划先在香港短暂停留,随后前往船坞进行维修,之后将奔赴非洲海域开展施工作业。
“华电中集01”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是一款半潜式起重作业生活支持平台。它集海上重型起重作业、甲板货物运输、生活支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海工作业的需求。该船多年前出口后,又以保税租赁的方式入境使用,兼具运输工具和货物的双重属性。
此次工程船出境,涉及船舶离境和装备出口两项业务,这给中集世联达国际船务(深圳)有限公司带来了难题。该公司副总经理刘七洲在关企座谈会上表示:“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海关申报。”
深圳海关在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以及商品的特殊性后,积极与保税区主管海关天津海关取得联系,就货物申报及异地监管等业务加强配合。双方共同制定了“船货一体”的监管方案,并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企业完成进出境船舶备案、舱单传输、货物申报等工作。
由于“华电中集01”航行吃水深达18米,港口泊位无法满足其深水作业需求,它只能在距离港口2小时航程的大鹏湾1号锚地等待海关作业。大鹏海关船舶监管二科科长陈智远介绍:“我们安排专人关注船舶航行状态,第一时间前往锚地对‘华电中集01’及随船的28名船员开展各项海关检查,以‘顺势监管’模式一次性完成船舶登临、装备验放等现场监管作业。”
“华电中集01”配备了DP - 3动力定位系统,每日油耗很高,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最关键的成本。刘七洲感慨道:“从申报到查验,深圳海关给予了非常专业细致的指导,整个通关流程顺畅高效,为我们船代、船东企业节省了大量运营成本。‘华电中集01’的顺利出海,让我们对今后再出口这种大型装备有了更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