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股震荡后何去何从?十大券商策略剖析投资主线与市场走向

   时间:2025-09-07 21:20:25 来源:财联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多家知名券商陆续发布9月策略报告,对当前市场走势及配置方向提出最新观点。综合来看,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市场波动属于正常调整范畴,中长期牛市格局未改,建议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优化持仓结构。

中信证券指出,当前市场呈现三大流动性特征:一是ETF资金流向分化明显,宽基ETF减仓而行业主题ETF增仓,A股ETF减仓而港股ETF增仓,反映机构资金存在明显的高低切换行为;二是市场正步入主动型公募产品最后一轮密集申赎阶段,核心资产有望成为下一阶段配置重心;三是海外高债务利率与被动降息压力并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持续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不断提升。配置上建议聚焦消费电子、资源品、创新药、化工及游戏等结构性机会。

招商证券认为,短期调整已接近尾声,市场将转向低斜率上行。前期融资余额快速增加导致市场情绪过热,经过调整后增量资金节奏将更趋健康。当前仍处牛市第二阶段,核心策略是"拥抱低渗透率赛道",9月重点围绕AI算力、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及商业航天等领域布局,同时关注300质量成长、500质量成长等高质量策略。

对于市场调整原因,各家机构给出不同解读。中信建投分析指出,8月下旬以来市场交易过热,资金集中于TMT板块导致结构恶化,叠加重要活动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兑现,风险偏好有所下降。但统计显示,慢牛背景下指数回调温和且整理期较长,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新消费、创新药及有色金属等前期涨幅落后但景气持续的板块。

华西证券强调,近期调整主要源于浮盈盘兑现需求及结构性交易集中,市场隐含波动率上升。但中期来看,政策支持力度不减,险资、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居民端潜在增量资金充沛,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A股慢牛主基调未变。配置上建议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关注固态电池、储能、创新药及机器人等景气赛道,同时看好港股互联网板块在"外资+南下"资金双加持下的表现。

中泰证券从估值角度分析认为,当前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处于10年历史中等水平,指数仍有上行空间。潜在政策与外部事件催化值得关注,如10月中下旬中美元首会晤及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聚焦科技创新等。9月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期,建议配置兼具周期属性与高股息特征的煤炭、有色金属等板块,同时看好红利板块及债券市场的避险价值。

对于四季度市场走势,国金证券认为当前波动率处于高位,市场进入横盘震荡概率较大,建议关注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新方向机会。全球顺周期交易将成为后续市场催化,黄金价格虽已部分抢跑实际利率,但长期通胀预期上行将形成新驱动。结构上,建议同时布局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及海外降息的实物资产(如有色金属、资本品等)和内需相关领域(如食品饮料、旅游等)。

东方财富观察到,本周上证指数震荡调整,领涨板块切换至新能源电力设备迹象明显。随着部分中低风险偏好资金完成股债再平衡,市场资金净流入将由快转慢,短期A股宽幅震荡概率上升。结构上,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锂电等)、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及非银金融等领域,主题方面关注固态电池、机器人等方向。

信达证券则保持乐观判断,认为9月波动增加不改牛市主升浪趋势。随着政策预期增多,股市对当期盈利脱敏,居民资金大概率逐步增加。上周市场波动主要源于换手率过快回升及部分板块交易拥挤,但未见实质性利空,调整空间已基本完成。配置上建议从银行转向非银金融,关注有色金属(尤其是黄金、稀土)及处于低位的电力设备板块。

国投证券认为,A股大盘指数将在"银行搭台,多方唱戏"格局下维持高位强势震荡。9月风格将更趋均衡,科技内部高低切换明显。结合A/H轮动特征及9月降息预期,此前提出的"港股科技跟涨"观点可能在9月兑现。结构排序上,建议优先配置低估值大盘科技成长类及基于产业逻辑的科技科创类,其次关注出海及全球定价资源品类,最后布局国内定价周期品及传统消费类大盘成长。

兴业证券强调,近期市场调整源于前期上涨斜率过快及结构极致分化,需要短期波动进行消化。但支撑本轮"健康牛"的核心逻辑未变,建议通过结构而非仓位应对波动。经历调整后,市场结构将逐步摆脱前期极致分化,走向轮动扩散,建议重点关注结构上的轮动机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