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超市行业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包括永辉超市、中百集团、红旗连锁、步步高和三江购物等企业。与此同时,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情况也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当前,超市行业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企业普遍面临营收增长放缓的压力,盈利表现则呈现明显分化。在行业转型背景下,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而费用控制能力成为影响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精细化运营和差异化竞争正成为超市企业突破困境的重要方向。
从营收数据来看,超市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多数企业营业收入出现下滑。永辉超市前三季度营收规模达424.34亿元,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但同比降幅达22.21%;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24.86亿元,同比下降25.55%,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69亿元。中百集团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前三季度营收65.52亿元,同比下降19.41%,归母净利润亏损5.8亿元。相比之下,红旗连锁前三季度营收71.08亿元,同比下降8.48%,但净利润达3.83亿元,净利率同比提升7.21%。步步高和三江购物则分别实现净利润2.38亿元和1.14亿元,展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
行业专家指出,超市企业正面临线下客流分流、消费习惯转变等多重挑战,行业经营模式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盈利逻辑发生深刻变化。为应对挑战,企业纷纷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调整门店结构、拓展高毛利商品等方式寻求利润增长。例如,部分企业加大生鲜直采比例,提升商品差异化程度;另一些企业则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人员配置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在转型浪潮中,多种创新模式涌现。永辉超市已完成222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调改后门店客流平均增长80%,超60%门店盈利水平创五年新高。步步高完成门店调改1.0阶段,商品结构与胖东来契合度达90%,门店销售额和员工待遇均有所提升。红旗连锁则推进“24小时云值守”门店改造,计划年底前扩展至300家,并通过夜间直播、联合开发新品等方式增强商品竞争力。沃尔玛中国依托山姆会员店和电商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第三季度电商净销售额大幅增长96%,会员数突破400万。中百集团则通过关闭尾部门店、优化资产结构应对市场变化。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分析认为,当前超市行业的转型已从局部试点升级为系统性变革。调改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但成功实施将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他强调,零售业的竞争本质是资金耐力、商品深度和组织韧性的综合较量,未来实体商超必须重构商品力和服务力,才能在新零售浪潮中立足。这一观点得到行业数据支撑:多家企业财报显示,自有品牌开发、生鲜直采和区域特色商品等高毛利板块正成为重点发力方向。
在业态创新方面,会员店、硬折扣店、云仓、社区店等新型业态持续涌现。山姆会员店的快速扩张、永辉的调改实验、红旗连锁的24小时门店,均体现了企业对“场景细分”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数字化运营也成为标配,电商、直播、社群营销和即时配送等渠道深度融入企业运营。沃尔玛中国电商业务的高增长和红旗连锁的夜间直播创新,均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
林先平进一步指出,未来国内零售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态势,企业需在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新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趋势、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这场由传统零售向新零售的转型,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