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股票上纬新材(688585.SH)在近期经历了一场股价的剧烈波动。9月3日,该股低开低走,最终收盘下跌15.31%,与前期的暴涨形成鲜明对比。
回顾此前,从7月9日至8月5日短短17个交易日内,上纬新材的股价竟飙升了1320.05%,一举成为年内首只“十倍股”。在此期间,该股多次涨停,股价走势之迅猛,令人咋舌。
就在大跌前一天,即9月2日,上纬新材的股价还一度触及涨停板,尽管尾盘涨停被打开,但仍以14.66%的涨幅收盘。然而,这一波涨势最终还是没能延续下去。
面对上纬新材的疯涨,交易所、上市公司以及券商纷纷采取行动,试图给这股热潮降温。交易所多次对上纬新材实施重点监控,并暂停了部分异常交易账户的交易权限。上市公司方面,自7月14日以来,已经发布了多达11次的风险提示公告,甚至在7月31日至8月4日期间,公司股票还因停牌核查而暂停交易。
券商也未雨绸缪,多次向投资者发出关于上纬新材的风险警示。从7月16日至9月3日,券商已经连续发出了多轮警示,提醒投资者参与该股炒作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账户被暂停或限制交易等。
尽管监管措施频出,但上纬新材的炒作热情似乎并未因此消退。那么,这股炒作热潮究竟从何而来呢?
原来,市场传闻智元机器人有意“借壳”上纬新材上市,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智元方面对此态度暧昧,仅表示未来12个月内无明确借壳计划,这无疑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即便智元真的有意借壳上纬新材,该公司的基本面也难以支撑当前的高估值。上纬新材主营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和风电叶片用材料等,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2.91%。而智元机器人在B轮融资后的估值仅为150亿,远低于当前上纬新材的市值。
在此背景下,上纬新材的股价暴涨显然已经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撑,进入了“博傻”阶段。一些投资者或许看到了其中的风险,开始选择离场。例如,8月28日晚间,上纬新材公告称,股东金风投控已减持公司股份403.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面对上纬新材的股价波动,市场各方反应不一。有投资者认为,监管措施过于严厉,限制了市场的自由交易;而也有人认为,这种脱离基本面的炒作行为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风险,监管措施是必要的。
无论如何,上纬新材的股价波动再次提醒了投资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参与市场炒作时,务必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和潜在风险,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