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手机点外卖已成为众多国内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便捷性备受青睐。无需亲自下厨或外出,即可享受餐厅大厨的手艺,这一趋势背后是外卖用户数量的激增。据统计,我国外卖用户群体已突破5.5亿大关,几乎每两位网民中就有一位曾体验过外卖服务。
然而,外卖行业的“神速”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有外卖员私下透露,那些迅速送达的外卖,很可能是经过简单加热的预制菜。事实上,许多商家和连锁餐厅为了提高效率,纷纷采用中央厨房提供的半成品,仅需简单加工即可出售,而现做的饭菜往往无法满足顾客对时间的严苛要求。
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深刻思考。随着预制菜时代的到来,有人预测外卖时代或将面临终结。原因在于,当消费者逐渐意识到外卖中预制菜的普遍存在时,直接购买零售预制菜将显得更为经济划算。预制菜赋予了消费者更大的自由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调整加热程度,并有效控制每餐的分量。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外卖行业青睐预制菜,众多餐饮品牌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餐饮连锁品牌已采用中央厨房模式,其中真功夫、西贝等大型品牌预制菜品比例更是高达八成以上。大型餐饮品牌之所以大量使用预制菜,一方面得益于中央厨房提供的预制菜在生产流程上的严格把控,从原料检测到冷链运输,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管理,质量更有保障;另一方面,预制菜的使用显著缩短了菜品上桌时间,提高了餐厅的运营效率,从而增加了营业收入。
预制菜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不容忽视。据统计,2024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2025年将突破6000亿元大关,2026年有望达到7490亿元。未来几年,预制菜产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然而,预制菜的使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支持者认为,预制菜工业化生产、可追溯的标准安全体系确保了菜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反对者则担忧预制菜的营养流失、存储不当导致的健康风险以及长期食用的不利影响。
针对预制菜的快速发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相关指导文件,要求企业建立全过程追溯体系,为行业划定了安全底线。对于餐饮业而言,应明确告知消费者所点菜品是否为预制菜,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更先进的保鲜技术。同时,预制菜生产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清晰、详细的营养标准信息。
尽管有声音认为外卖时代或将终结,但短期内这一情况尚不会发生。然而,从长远来看,随着外卖中预制菜的大量使用以及预制菜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可能会选择购买预制菜进行简单加工,既节省开支又获得用餐自主权。预制菜行业作为新兴领域,未来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更高的保鲜技术要求以及更规范的行业发展,其受欢迎程度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