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于9月1日举办了中期业绩发布会,详细披露了公司的经营成果与战略方向。
根据最新发布的半年报,中信金融资产在报告期内实现了总收入402.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1%;归母净利润为61.68亿元,同比增长15.7%。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0109.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266.05亿元。
在发布会上,中信金融资产总裁李子民对公司股价的显著表现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公司业绩是股价的基石。自2023年扭亏为盈以来,2024年更是取得了近六年来的最佳业绩。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均超额完成预算,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强劲表现也反映在股价上,2024年公司股价全年上涨62.5%,今年上半年更是大幅上涨96.92%。公司还成功入选了恒生综合指数等7项重要指数,并在8月份再次入选MSCI中国指数等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数。李子民认为,公司市值的优异表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利好带来的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重估,以及对不良资产行业价值的重塑。内部因素则主要体现在公司经营能力的提升和内在价值的挖掘。
在谈及主要经营数据时,李子民表示,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数据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中信金融资产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16.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0.8%。公司还积极盘活纾困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42.27亿元,同比增长65.5%。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韧性。
在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中信金融资产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一方面加强存量风险项目的处置,另一方面严控新增风险,持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这种高质量的风险管理策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股权投资方面,中信金融资产副总裁陈鹏君表示,公司紧扣国家战略,立足主责主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公司在半导体、新材料等行业投放规模超过50亿元,有力支持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公司还聚焦主业发挥独特功能作用,一方面围绕企业的破产重整、纾困等需求提供“输血”支持,另一方面围绕企业的提升经营能力、并购重组等需求提供“造血”支持。公司还积极挖掘央国企改革带来的机遇,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在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方面,中信金融资产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副总裁杨毅表示,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风险化解需求迫切。公司聚焦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积极发挥逆周期调节和金融救助功能。自2022年以来,公司累计投放房地产纾困项目93个,总规模达到559亿元。这些项目不仅推动了大量房产的复工交付,还带动了相关项目的复工复产和金融机构风险的化解。在具体操作中,公司采取了债务重组、增量注资、代管代建等多种方式盘活问题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