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深圳瑞捷业绩说明会透露:X3战略引领高增长,多家机构共探未来蓝图

   时间:2025-09-01 12:56:11 来源:证券之星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深圳瑞捷于近日发布公告,披露了公司在2025年8月29日举办了一场业绩说明会,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参与,包括长江证券、上海嘉世私募、山东明湖投资、北京合创友量、北京鑫翰资管、前海百创资本、天风证券、东北证券、华安证券、国泰海通、兴业证券、华商基金、长城证券、广发证券、国盛证券、中信证券、财通证券、易米基金、财信人寿、泊通投资、上海贵源投资、前海聚龙投资、玖稳资管以及山东国惠基金等。

在业绩说明会上,深圳瑞捷详细解答了投资者关心的多个问题。首先,针对公司披露的2025年至2027年高增长业绩目标,公司表示,其战略安排主要依托于2023年11月发布的“1125”战略,并在2025年6月聘请麦肯锡作为战略顾问进行战略升级,形成了“X3战略”。该战略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大基建、新保险、新产业三大板块的规模化突破与模式革新。

具体而言,“X3战略”中的“X”代表公司通过领先的科技将自身重构为数智化平台,“3”则指通过科技重构,引领公司在新能源、新消费、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新产业维度,以数字化风控为核心的新保险维度,以及以深耕存量市场、开拓增量为核心的大基建维度的裂变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制定了包含10大模块、共20大重点举措的战略转型实施方案。

在对比“X3战略”与之前的“1125战略”时,公司指出,战略升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战略定位从建筑工程咨询行业走向专业技术服务TIC行业;商业模式从单一行业聚焦转变为布局多个精选垂直行业;业务模式从提供“服务+平台+数据”转变为提供“服务+平台+产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经营能力从人力智力密集型驱动转变为科技、数智驱动;发展模式从内涵式增长转变为内涵自然增长与外延并购增长并重。

针对公司商业模式对人工成本依赖较高的问题,深圳瑞捷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已在科技赋能方面取得进展,包括引入无人机、红外热成像等工具提高工作效率,进行算法层面的建模运算以进行风险预测和改进建议,采用远程作业模式提高服务效能,以及与物联网IoT生态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提升数据密度和价值。

在投资并购方面,公司表示,这是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将在“X3战略”指导下进行“1+X”方向投资,即围绕公司各业务中心需求开展投资,并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新技术赋能主业。近年来,公司已在投资并购方面有所尝试,并将持续推进相关工作。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透露,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到1522.59万元,同比小幅增长。公司立足于业务经验和客户实际需求,不断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围绕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绿色建筑技术风险量化管理等多个关键方向展开研发。例如,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的“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的建筑外立面缺陷巡查”项目,已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公司在客户结构优化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加快客户结构优化,大力拓展供应链评估、运营质检、保险风险减量等新业态,新客户占比持续上升,产业类与保险类客户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上涨13.72%和46.79%,而房地产类客户的收入占比已下降至40.03%。

对于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计划的区别,公司表示,员工持股计划的锁定期为12个月,主要参与对象是管理层;而限制性股票的锁定期为36个月,主要参与对象是承担了公司产品升级、技术创新等岗位的核心骨干。内部员工对认购的积极性较高,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支付总费用为478万元,限制性股票股份支付三年摊销的总费用是1735.46万元。

深圳瑞捷的主营业务包括第三方评估业务、项目管理业务以及其他业务。根据2025年中报,公司主营收入为2.0亿元,同比下降4.11%;归母净利润为1901.21万元,同比上升79.58%;扣非净利润为774.48万元,同比上升9.12%。其中,第二季度公司主营收入为1.24亿元,同比下降5.6%;归母净利润为1474.73万元,同比上升98.53%;扣非净利润为957.01万元,同比下降3.19%。

在盈利预测方面,近期有机构对深圳瑞捷给出了增持评级。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以上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