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平安郭晓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升级助力巨头突围

   时间:2025-08-30 20:21:21 来源:时代周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平安,这家金融巨头,目前正矗立于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中直言不讳地指出:“2025年,对平安而言,是37年来危机感最为强烈的一年,也是我们战略推进最为深入、服务升级力度最大的一年。”这番言论透露出了公司的紧迫感与决心。

8月27日,中国平安举办了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马明哲携公司高管团队悉数出席。会上,他们针对投资策略、寿险改革以及“AI in all”战略等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予了详尽的回应。

上半年,中国平安交出了一份“非同寻常”的业绩答卷。数据显示,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达到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然而,归母净利润却为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对于净利润的下滑,平安高管解释称,这主要受到并表平安好医生、发行可转债以及600亿元股票投资浮盈不计入利润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尽管面临挑战,但马明哲对半年报的评价依然积极:“整体经营保持稳健,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创新动力。”他亲自挂帅的寿险改革,经过六年的深耕细作,现已进入红利释放期。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大幅增长39.8%。

中国平安联席CEO郭晓涛在业绩会后的专访中表示:“在较高的基数上,寿险新业务价值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实属难能可贵。”他进一步指出,寿险改革带来的多渠道策略、“产品+服务”、AI赋能的三重红利正在持续释放,成为推动平安业绩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郭晓涛对公司寿险业务全年的发展充满信心,并期待新业务价值能够持续增长。

郭晓涛于2023年9月出任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副总经理,负责主导公司的“医疗养老”战略及金融赋能业务相关战略。他认为,当前金融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已逐步进入同质化竞争阶段,只有提供增值服务才能构建真正的差异化优势。平安通过布局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两大赛道,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医疗养老服务,并赋能金融主业。

郭晓涛用“四到”和“六最”来概括平安的医养服务体系。“四到”即“到线”、“到店”、“到家”和“到企”,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六最”则是“四到”服务体系的目标,旨在让客户在就医过程中找到最合适的资源,获得最满意的服务体验和治疗效果。

在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过程中,中国平安希望实现“三高”+“三促”的效果。郭晓涛解释道,“三高”即高价值、高成长、高留存,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平安的高价值客户占比;“三促”则是通过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赋能主业,促销售、促跃迁、促留存。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在平安近2.4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3%的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上半年,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超过410亿元,同比增长3.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

郭晓涛透露,平安寿险代理人的新单新业务价值中,有70%是由医疗健康养老增值服务带来的。这些增值服务不仅提高了每单的件均金额,还有效促进了销售。同时,95%的绩优代理人是通过销售医疗健康养老的增值服务保单实现逐级跃迁的。

在寿险改革方面,自2019年11月启动以来,平安寿险改革历经六年,现已进入红利收获期。上半年,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延续增长态势,同比增长近四成。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郭晓涛表示,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已成为中产阶级财富配置的压舱石。经过“产品+渠道”的改革,寿险业务开始释放多重改革红利,驱动业务持续增长。同时,平安还在积极拓展多元渠道,如银保渠道和社区金融渠道等。

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COR)也明显改善,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上半年,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1%,整体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车险深化“报行合一”改革以及持续推进费用精细化管理。

在新能源车险市场方面,平安产险的新能源车险首次实现了承保盈利。这主要得益于优质客户服务、持续优化成本和费用精细化管理三大方面的努力。

在资产配置策略方面,中国平安今年以来频繁“举牌”多只银行股H股,甚至时隔多年举牌保险同业中国太保。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

郭晓涛表示,中国平安投资同业公司和其他金融行业公司会坚持“三可”原则,即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同时,平安的投资策略与负债端紧密匹配,通过五个匹配(久期匹配、成本匹配、现金流匹配、收益率匹配以及监管要求匹配)来确保投资端与负债端的联动效应。

在负债端方面,平安持续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努力降低负债成本。郭晓涛介绍称,今年上半年平安的分红险占个险比例在40%左右。预定利率的下调虽然让产品回报率看起来有所下降,但平安的分红险结算利率仍具市场竞争力。

在低利率时代,保险业面临利差损风险挑战。郭晓涛强调指出,对平安而言,“三差”(利差、死差、费差)均为正贡献。通过改革提高NBEV、投资回报收益率、新业务价值率并降低费用率、赔付率等措施以及科技和AI赋能的助力下,“三提两降”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加强资产负债匹配平衡客户、公司与队伍三方利益从而确保了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