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内的一面墙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面墙画描绘了鲁迅先生手夹香烟的形象,竟意外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模仿拍照,他们或点燃打火机,或手持香烟,模仿给鲁迅先生“点烟”的动作。
然而,这一行为引发了部分游客的不满。一位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认为这面墙画不仅不妥,还可能误导青少年。她因此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并建议将鲁迅抽烟的画面更换为鲁迅右手握拳的形象,以展现其更为积极、正面的一面。
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对此事作出了回应,表示已经知晓并正在处理中。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部分网友认为,更换墙画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鲁迅形象的片面解读。他们认为,鲁迅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其形象应该是多面的,不应该被简单地固化。
绍兴市文旅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已经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大家都认为这面墙画是历史的客观现实,也是绍兴鲁迅故里旅游的一张名片。他们强调,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投诉就盲目做出决策,而是会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控烟应该靠宣传和执行,而不必只盯着一面墙画。他们认为,鲁迅的形象可以是生动的、多面的,不必只有“握拳”一种刻板形象。而且,作为网红打卡点,不妨对“点烟式玩梗”持包容态度,不必上纲上线。
综合来看,这面鲁迅夹烟的墙画所引发的争议,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形象如何呈现和解读的探讨。在尊重历史、尊重多元解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这一事件,通过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寻找一个更为合适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