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的热浪席卷京城,北京市民们正热衷于一种全新的消夏方式——水上轻运动。周末,朋友们相约露营地,踏上桨板畅游;下班后,人们纷纷前往公园,划上半小时皮划艇放松心情。这些水上活动不仅成为了市民们的新宠,也带动了相关装备的热销。
在大兴区的一家迪卡侬门店内,一块3.2米长的桨板格外引人注目。店员告诉记者,今年桨类运动异常火爆,除了资深装备爱好者,更多的是前来尝鲜的年轻人。为此,门店特别推出了桨类运动租赁服务,桨板日租仅需99元,三人皮划艇也只需149元,装备齐全,非常方便。
在社交平台上,北京桨友们积极分享着各类装备的选购心得。30岁的刘先生本是“社恐”一族,最近却被桨板运动深深吸引。“看到朋友圈都在玩,我就试了一次,结果很上瘾。从水面看北京,感觉完全不同。”刘先生兴奋地说。电商平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热潮,今年夏季水上运动装备销量大幅增长,桨板类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了190%,皮划艇购买用户数也增长了40%。
夜幕降临,水上营地的人气不减反增。龙潭中湖露营基地的“夜光果冻船”成为了夜间的热门项目。小马带着朋友前来体验,被湖面上漂浮的彩灯背包船深深吸引。虽然价格不菲,但商家提供的专业摄影和航拍服务让小马觉得物超所值。“朋友圈的点赞爆了,好多人都追着问我在哪里玩的。”小马笑道。
专业水上营地的夜游热更加显著。多布亮马河城市水上营地的张教练表示,晚上6点到9点的客流是白天的两倍,桨板和皮划艇几乎全部下水,每晚能接待五六十人。在亮马河上,彩灯点缀的皮划艇和桨板勾勒出一幅别样的城市夜景。租赁点自发形成规模,带灯桨板尤其抢手。
户外爱好者小胡注意到,今年以来,除了市区开放水域外,潮白河、温榆河、十三陵水库等水域附近也涌现了许多提供桨板教学和体验的营地。他认为,这与北京水质的显著改善密不可分,让孩子们在玩水时更加放心。
业内专家指出,消费者“亲水”体验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反映了消费升级向个性化、场景化发展的新趋势。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表示,这体现了多元化消费场景的趋势,也是夜间经济拓展的体现。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则建议,应结合不同水域特点,打造细分化、特色化场景,并通过赛事活动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商家应通过项目打造人群聚集中心,联动周边资源,提升客户黏性和消费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