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液冷服务器股遭重挫,非理性炒作退潮,行业前景依旧广阔?

   时间:2025-08-21 16:01:35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美股市场的波动对液冷服务器概念板块产生了连锁反应。英伟达与英特尔的股价显著下滑,其中英伟达股价盘中一度下跌4%,而英特尔则以近7%的跌幅收盘。这一变动迅速传导至A股市场,导致液冷服务器相关个股普遍承压。

8月21日开盘后,飞龙股份与腾龙股份遭遇闪崩,股价迅速触及跌停板。同时,英维克、科创信源、冰轮环境等公司的股价也大幅下跌,跌幅均超过5%。市场分析认为,液冷服务器板块的调整与美股市场的动荡形成了明显的联动效应。

尽管液冷服务器概念近期备受瞩目,且自7月份以来,液冷服务器指数累计涨幅已超过35%,部分个股如英维克、飞龙股份等更是实现了股价翻倍,但市场热度背后也潜藏着非理性炒作的风险。例如,淳中科技多次发布公告澄清,公司业务并不涉及液冷服务器的生产制造,仅参与液冷测试平台等测试环节,市场空间相对较小。

同样,腾龙股份在股价连续上涨后也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该公司表示,2025年上半年,能够识别的终端用于服务器液冷的电子水泵产品销售及开发费用收入仅为约80万元,用于储能电柜液冷的胶管产品销售收入约为97万元,这两项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非常小。

从技术层面来看,液冷需求的增长受到了多重因素的推动。近期,美国云服务商CoreWeave宣布全球率先部署英伟达GB300NVL72系统,成为首家提供该服务的超大规模AI云服务商。这一举动标志着首款GB300NVL72服务器的正式出货。由于该机型单柜功率高达120kW,传统风冷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因此必须采用全液冷机架级设计方案。

华为昇腾发布的384超节点服务器集群也采用了液冷+微结构导热方案。这些头部厂商的技术路线为整个产业确立了明确的风向标。随着AI芯片及服务器功率密度的不断攀升,单个AI GPU机柜的功率将超过1MW,单AI POD的功率也将超过500kW,这对散热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机架密度上升至20kW时,液冷散热的优势变得尤为明显。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持续上升,且PUE(电源使用效率)成为监管重点的背景下,散热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第二大能耗中心,其散热效率的提升成为了关键要素。液冷技术凭借其更高的散热效率、能够提升算力部署密度以及降低系统功耗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主流选择。

从市场规模来看,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7%。预计从2024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8%,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62亿美元。而在2023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仅为15.5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则已达到12.6亿美元。

全球范围内,Trend Force预测,2025年液冷在数据中心中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0%增长至20%以上。随着生成式AI浪潮的兴起,智能算力需求激增,数据中心产业投资开始转向智能算力中心。未来五年,全球算力规模预计将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全球算力将超过16Z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将超过90%。智算中心对温控系统有更高要求,英伟达新一代数据中心GPU GB300的热设计功耗已提高到140kW,液冷技术成为支撑其性能释放的关键基础设施。

液冷技术通过液体循环进行散热,能够直接接触芯片等发热部件,从而有效提升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这使得数据中心能够在单位空间内布置更多服务器。相比之下,仅采用传统风冷技术的数据中心PUE极限值为1.25,而采用液冷技术后,数据中心的PUE值可低于1.1,这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