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饮料市场近年来展现出蓬勃生机,作为国内基础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饮料行业不仅需求稳定,且增长势头强劲。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也在发生显著变化,从基本的“吃饱”转向追求更高品质的“吃好”。这一转变体现在对食品饮料的品质、安全性及营养价值的高要求上,尤其是低糖、低脂、无添加、高蛋白等健康属性的产品备受青睐。
与此同时,食品饮料行业内的细分领域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增长潜力。休闲食品、预制菜、健康饮品等品类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市场呈现出个性化与多元化并存的新态势,国潮品牌的崛起更是为行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据FBIF发布的“2024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食品饮料行业中,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数量达到40家,较上一年增加了3家。然而,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则由3家减少至2家。整体来看,头部企业的增长速度依然迅猛,市场规模趋于稳定。
在这一榜单中,贵州茅台以1472.19亿元的傲人成绩蝉联榜首,伊利则以1244.61亿元紧随其后,位居第二。蒙牛以986.24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三,成功超越万洲国际,上升一位。青岛啤酒则以334.06亿元的收入跻身十强,成为榜单上的新面孔。
在细分品类方面,酒类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百强榜中,酒类企业占据了28席,其中7家企业更是跻身前20名,且榜首也被酒类企业摘得。这充分显示了酒类市场在消费规模和消费质量上的双重优势。
饮料和乳品企业也是榜单上的重要力量。虽然数量上不及酒类企业,但这两个品类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场规模同样庞大。饮料企业有17家上榜,乳品企业则有12家。它们与酒类企业共同构成了食品饮料行业的三大支柱,且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极高。
在榜单的其他位置,我们也看到了众多熟悉的名字。如达利食品、鲁花、今麦郎等,它们分别以188.57亿元、186.29亿元和165.7亿元的收入排名靠前。而三只松鼠、珍酒李渡、三全食品等新兴品牌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分别位列第51、52和53名。
在榜单的尾部,我们依然能看到一些具有潜力的品牌。如仰韶酒业、椰树集团、南侨集团等,它们虽然排名靠后,但各自在细分市场上都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山庄老酒、承德露露、百润股份等品牌也以其独特的定位和优质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