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麦知名珠宝品牌潘多拉公开了其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透露了一个重大调整计划:原本打算在中国市场关闭的门店数量,由原定的50家增加至100家。
据相关报道,潘多拉的销售人员证实了这一消息,并指出关闭门店的同时,也将同步进行裁员。一旦门店关闭,相关员工将获得赔偿金,但不会被安排到其他门店继续工作。
近年来,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经历了显著变化。在青岛、南京等多个城市的购物中心里,其门店从独立的店铺逐渐转变为商场中庭的柜台,甚至最终撤出。例如,2021年,位于北京王府中環的潘多拉主力店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高端珠宝品牌卡地亚。同时,在北京长楹天街,潘多拉的门店也缩小成了专柜。2023年2月,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的潘多拉门店也被时尚品牌GANNI取代。
潘多拉品牌以“手链+串珠”的DIY产品模式著称,其推广语“一颗珠子代表一个故事”曾吸引了大量年轻女性消费者。自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潘多拉一度备受欢迎。
然而,财务数据显示,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2025年第一季度,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仅为9600万克朗,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第二季度,中国市场的可比销售额再度大幅下跌15%,而同期集团整体的可比销售额却增长了3%。
从2019年至2025年,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从9%下滑至1%。在此背景下,有市场传言称潘多拉计划退出中国市场,未来可能通过授权本地零售商的形式继续在中国开展业务。
回顾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辉煌时期,其一年能售出上亿件首饰,成为业界的佼佼者。然而,消费者对潘多拉的评价却褒贬不一。部分消费者指出,潘多拉的产品大量使用合金、925银、氧化锆石和珐琅,不仅不保值,还容易氧化发黑。有网友表示,长时间不佩戴就会氧化,清洗起来也相当麻烦。更有消费者直言,购买潘多拉后感到后悔,认为其不如真金保值。
另一方面,也有消费者认为购买饰品主要是为了开心,保值与否并不重要。他们享受挑选和搭配潘多拉珠子的过程,认为这能给自己带来当下的快乐。
对于二手奢侈品的回收商家来说,潘多拉手链并不受欢迎。他们更倾向于收购大牌饰品和金饰,认为潘多拉的产品由于材质原因,贬值较快,回收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