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经济持续展现稳健增长的态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德国莱茵药业产品经理马库斯·鲍尔在与《国际锐评》的对话中表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市场机遇的不断扩大,让他看到了这片土地上无限的可能性。这一观点恰好与近日在北京开幕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相呼应,生动展现了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
深入剖析中国经济最新数据,不难发现“稳”与“进”成为了关键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生产指数以及居民消费价格等数据均保持稳定增长,显示出中国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同时,多个经济指标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的提升以及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的上涨,均预示着中国经济“进”的动能正在持续积聚。
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外贸的表现依然亮眼。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进口额更是连续两个月回升,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对外开放的决心。特别是在美国发起关税战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坚持对外开放,近期批准了多家巴西咖啡出口商的对华销售许可,这一举措无疑为巴西咖啡出口商带来了福音。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回升向好,除了得益于良好的基本面外,还得益于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今年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装备制造业在“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推动下,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同时,中国纵深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了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顺畅流动。多个部门也密集部署宏观政策,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从消费端来看,服务消费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服务零售额的同比增长均显示出服务消费的巨大活力。从主题公园预订的火爆到赛事旅游的兴起,再到假日经济和演唱会经济的热潮,无不彰显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英国渣打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国服务业的不断开放,该行将持续扩大在华投资和运营。
在生产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正不断催生新的动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显示出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在各行各业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目前,中国AI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这一数字无疑彰显了中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德国卡赫大中华区总裁表示,公司将借助中国AI发展的大潮,推动清洁行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基于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大幅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近期,美国商界代表团访华,也向外界传递了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信号。与此同时,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也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多家国际机构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超配或“看多”观点。
中美双方近日发布的《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也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改善和世界经济带来了正面预期。尽管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但随着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运行,并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正面“溢出效应”。正如霍尼韦尔中国总裁所言,扎根中国、吸取“灵感”,才能获得更多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