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财政部官网公布的6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揭示了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最新动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攀升至9.1277万亿美元,相比前一月增加了802亿美元。
在这其中,中国的持仓变化尤为引人注目。据报告显示,中国6月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为7564亿美元,虽然数额庞大,但仅比前一月增加了1亿美元。这是自今年3月以来,中国首次增持美国国债,标志着其持仓态度的小幅调整。
作为全球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密切关注的风向标,TIC报告还显示,6月份外国投资者在美国净增持的证券资产总额达到778亿美元。其中,私人外资和官方外资的增持情况出现分化,私人外资净增持73亿美元,而官方外资则由上月的净减持转为净增持705亿美元。
具体到长期证券领域,6月份外国投资者净增持美国长期证券1923亿美元,主要由私人外资的大力度增持推动。当月,私人外资净增持1546亿美元,而官方外资也净增持了377亿美元。若对海外投资组合通过股票互换购入的美股进行调整,这一数字则为净增持1508亿美元,与上月的净减持2594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美股上涨动能的弱化,市场风险偏好可能趋弱,这将导致流入美债的资金再度增加。未来,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风险偏好的重新调整以及降息预期的上升,都可能促使美债需求重新回暖。
在持有美国国债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日本、英国和中国位列前三。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日本6月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达到1.1476万亿美元,较上月增持126亿美元,延续了今年的增持趋势。英国紧随其后,持有规模为8581亿美元,较上月大幅增持487亿美元。
中国方面,自2022年4月以来,其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始终低于1万亿美元,总体呈现逐步减持的态势。今年3月,中国由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但6月份的微幅增持显示出其持仓策略可能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有分析师认为,由关税引发的“滞胀担忧”依然存在,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又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可能继续走弱,而美股与美债的高波动性可能导致“股债汇三杀”现象脉冲式反复出现。利率的波动性和资产之间相关性的变化,也将对美债的“安全溢价”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