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美对华200%关税梦碎,七国集团为何集体“沉默”?

   时间:2025-08-16 12:12:36 来源:王帅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美在关税议题上的延期决策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举动背后透露出美国的无奈与困境。此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计划在七国集团(G7)框架内,推动对中国实施高达200%的关税措施,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向中国施压。然而,这一提议并未得到G7其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

在2025年6月的G7峰会上,贝森特试图借助对俄罗斯制裁的讨论,将话题转向中国。他向与会各国领导人提出了征收高额关税的“次级关税”计划,表面上看似为了惩罚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实则剑指中国,意图通过此举遏制中国的出口增长。然而,会议现场却陷入了尴尬的沉默,各国首脑纷纷避免正面回应,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更是以沉默表达了反对立场。

欧洲国家对美国提议的冷淡反应,源于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度依赖。欧盟与中国的年度贸易额已超过8000亿美元,德国的汽车业、法国的奢侈品行业等核心产业,在失去中国市场后将难以维持。高额关税可能导致欧洲通货膨胀率飙升,进一步加剧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欧盟的决策机制需要所有成员国的一致同意,因此没有国家愿意牺牲对中国的贸易关系。

同时,欧洲也担忧中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中国在农产品采购和航空订单方面拥有重要影响力,一旦中国进行对等报复,欧洲企业将成为首要受害者。因此,欧洲国家在关税问题上对美国保持了谨慎态度。

贝森特的提议不仅未能得到欧洲的支持,反而加剧了美欧之间的裂痕。特朗普时期对欧洲钢铝、汽车领域加征关税的历史记忆,让欧洲国家对美国此次的关税计划更加警惕。欧洲国家认为,美国试图将欧洲推向前台作为“炮灰”,而自身则躲在幕后操控局势,这种做法无疑是对盟友的不尊重。

在特朗普与普京即将会面的前夕,贝森特对欧洲发出了强硬警告,要求欧洲要么参与对中国的制裁,要么保持沉默,无权对美俄会晤发表意见。然而,就在贝森特发表言论的前一天,中美已经达成了暂停部分关税90天的协议。贝森特随即转向中国,指责其为“最不平衡的经济体”,并威胁要求中国降低价格。这种表面和解、背后施压的做法,进一步暴露了美国在战略上的误判。

美欧在关税问题上的分歧,体现了双方在经济利益和战略考量上的巨大差异。美国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维护自身霸权,而欧洲则坚持自由贸易原则,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只会破坏全球经济秩序。长期来看,如果美国坚持单边制裁路线,可能会迫使更多国家寻求与美元的脱钩,甚至推动中国、欧洲与俄罗斯等经济体建立新的结算体系,从而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