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经济展现出了持续稳健的增长态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德国莱茵药业产品经理马库斯·鲍尔在与《国际锐评》的交流中,对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不断扩大的市场机遇,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成绩单上的“稳”与“进”成为两大亮点。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同时,多个经济指标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加快,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上升等。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向前迈进的强劲动力。
尤为中国外贸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依然表现出色。前七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其中进口额连续两个月回升。特别是在美国发起关税战的情况下,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为全球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例如,中国近期批准了多家巴西咖啡出口商的对华销售许可,为巴西咖啡出口商带来了福音。
中国经济的稳健回升,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今年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这些政策在推动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快速增长、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宏观政策调控,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消费市场的繁荣也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前七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服务零售额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服务消费正成为新的增长点。从主题公园预订火爆到“跟着赛事去旅行”的兴起,再到假日经济和演唱会经济的热潮,都彰显了中国服务消费的巨大活力和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国际金融机构也纷纷看好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前景,加大了在华投资和运营力度。
在生产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动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远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各行各业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中国已成为全球AI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为清洁行业等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于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了中国2025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美国商界代表团访华也释放出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信号。与此同时,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达到了近年来的高点,多家国际机构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超配或看多观点。中美双方发布的《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也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改善和世界经济带来了正面预期。
面对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正面“溢出效应”。正如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所言,扎根中国、吸取灵感,才能获得更多前行动力。中国经济的故事,正在书写着新的篇章。